健康資訊

春節選購食物技巧:如何避開食品添加劑

又到了春節選購食品儲備年貨的時候, 面對琳琅滿目的食物, 我們總會被那些色澤鮮豔的, 香氣撲鼻的食物勾去了注意力。 需注意, 一些不合格的, 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可能正在其中。

市民購買食品時應該養成看說明的習慣。 若配料中出現如反式脂肪、高果糖玉米糖漿、亞硝酸鈉、溴酸鉀和食用色素等字眼, 要多琢磨一會兒, 不要輕易購買。

市民不要隨意給嬰幼兒購買飲料、水果製品、糖果、點心等食物。 此外, 有的食品在製作時加入的添加劑符合國家要求, 但如天天食用, 日積月累, 在人體殘留的元素就有可能超標,

對人體造成危害。 因此, 不要吃單一食品, 吃得越雜越好。

除了養成良好的購買習慣外, 還可以通過看、聞、觸等來判別食品優劣。 舉例, 銀耳本身沒有味道, 消費者購買時可以先取少許試嘗, 如果舌頭有刺激的感覺, 就說明該食品是用硫磺薰制的;甲醛泡過的食品, 形體比較大, 而且色澤較淺, 在吃的過程中, 能明顯感到入口爽滑, 嚼起來特別脆;新鮮正常的水產品應該帶有一些海腥味, 使用添加劑的水產品則會有輕微的福馬林的刺激味。 總的說來, 市民消費要做到“七防”, 即防外表過於豔麗、顏色過白、保質期過長、價格過低、企業過小、包裝過散的食品, 尤其要防反季節食品。

市民購買饅頭等食品時, 要仔細核對其包裝袋上的配料表,

在“食品添加劑”及“複合膨松劑”的專案中, 若發現有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等含鋁添加劑, 則屬違規生產的食品。 但對於日常包點店零散銷售的無包裝食品, 目前無法從感官上辨識是否添加了含鋁添加劑。

甲醛:甲醛一般隱藏在海鮮、肉製品、豆製品等食品中。 鑒別辦法是, 甲醛泡過的食品形體比較大, 而且色澤較淺, 在吃的過程中, 能明顯感到入口爽滑, 嚼起來特別脆。

吊白塊:豆腐、米粉、魚翅等食品則是吊白塊的主要隱藏地, 像豆腐、腐竹等本身含有自然顏色的食品, 如果看上去特別白, 則有可能摻入了吊白塊。

福馬林:對於水產品來說, 消費者購買時可通過看、聞、捏來鑒別, 新鮮正常的水產品應該帶有一些海腥味,

加了吊白塊的水產品則會有輕微的福馬林的刺激味。

消費者應儘量少食用帶色素的食品。 購買含有漂白劑的食品時, 消費者要認准食物原色, 銀耳、粉絲、腐竹等食品外表異乎尋常的光亮和雪白, 如本來偏黃的牛百葉非常白淨, 最好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