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名家論壇 賀娟教授在論壇演講。 記者 熊波 攝
《黃帝內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法于陰陽 合於術數
中醫學相信, 人通過自己的行為規範一定可以保持健康, 預防疾病, 延年益壽, 即為養生, 古人的養生智慧在《黃帝內經》中可見一斑。 賀教授提出“內經養生法則”:法于陰陽, 合於術數,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外避病邪, 內養精神。 “法於陰陽”是指效法自然界陰陽變化來養生, 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生成四季, 順應自然時令之氣, 方能休養生息。
賀教授說:“北方有個習慣, 每到春天媽媽都會給成長期的孩子補鈣, 還有一首兒歌叫《我和小樹一起長》, 很有生物學基礎,
賀教授介紹:“人的身體素質和壽命除了與遺傳和生存環境有關, 還跟出生季節有關, 按由好到壞順序排列分別是冬、秋、 春、夏。 為什麼冬季出生的人體質最好?因為母親是春季受孕,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 氣血通暢, 是生命最 活躍的時期, 而夏季出生的人, 體質最差, 因為母親是冬季受孕, 一到冬天手腳冰涼, 人體的血液迴圈不好, 尤其是宮寒的女性, 冬季受孕易流產。 ”
冬季養生 陽氣閉藏, 宗旨是促進陽氣的“閉藏”。 陽氣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古人判斷生與死的標準即為體溫, 溫則生, 寒則死。 賀教授表示:首先,
《黃帝內經》成編于戰國時期,
《黃帝內經》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 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曆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 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 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 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