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自虐傾向時,家長要怎麼發現並處理?
兩歲的涵涵最近變了。 以前, 她愛發脾氣, 也只是哭鬧一下就罷了。 現在, 她竟會用兩隻手打自己的腦袋, 揪自己的頭髮, 要是前面有東西, 不管前面是牆還是人, 就拿自己的腦袋往上撞, 撞疼了又會委屈著更大聲的哭……這種奇怪的舉動可嚇壞了涵涵媽!才兩歲的寶寶, 怎麼會這樣呢?
一發脾氣就“自虐” 寶寶是怎麼了?
寶寶也會自己傷害自己?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在成人看來, 這種行為就是自虐, 是有心理問題。 那麼, 為何這麼小的寶寶也會出現如此奇怪的行為呢?
知名心理專家梁健恒表示, 在心理學上,
此時, 父母應該明白的是, 所謂對孩子的好, 不應該以父母自己的標準去衡量, 而是要以寶寶的感受去衡量。 “很多父母只知道對寶寶好, 可有沒有想過, 寶寶是不是真的覺得舒服?”梁健恒說, 譬如, 寶寶哭鬧不已, 因為他渴了, 這時, 你也很關心他, 給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等等來想盡辦法的安慰, 可寶寶口渴的需要並沒有得到解決, 這便產生了偏差。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 其實, 你並不懂寶寶的真正需求。
而且, 太小的寶寶還不懂的表達。
另外, 在孩子的成長中有三個點很關鍵, 即安全感、自信和關愛。 對嬰兒來說, 其獲得的安全感和關愛夠不夠尤為重要。 如果寶寶的需求經常被忽視, 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是在冷漠他, 不理解他, 慢慢的就會發展成一種情緒, 即認為“我是不好的”。 這是寶寶天生的一種“原始自戀”——喜歡歸咎於自己。 若寶寶經常覺得“我不好”, 便會出現“自我攻擊”的情況。
所以, 問題的關鍵點在於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是否足夠, 又能否能讀懂孩子的真正需要。 一般來說, 心理缺失較多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自我攻擊的現象。 如果這種行為一旦重複多次,
冷處理or事事順從?皆不可取
那麼, 如何應對寶寶的這種“自我攻擊”行為呢?有些寶媽們表示, 不用理會, 慢慢的就會好了, 而大部分媽媽的做法則是事事順從, 想盡辦法的去滿足寶寶, 畢竟看著太心疼了。
“從成長規律來看, 3歲以前的孩子是最需要安全感和關愛的時候, 應該儘量去滿足孩子。 ”梁健恒說, 因而, 這種“不理會”的冷處理方式是不可取的, 寶寶只會因此感受更多的冷漠和被忽視, 覺得自己沒價值、不值得被愛, 還可能會為以後的抑鬱症打下基礎。
所以, 3歲前的孩子一定要儘量的去關心他、滿足他。 當然, 這種滿足並不代表事事順從,
寶寶愛“自虐”該怎麼辦?
對孩子要有包容的態度, 允許孩子犯錯。 不要因為犯錯而打罵孩子, 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出現“我是不好的”的心理。 梁建恒說, 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 並且在說話時也要注意, 避免將錯誤與孩子的本質聯繫起來, 譬如不要對孩子說“你沒用”、“你沒出息”之類的話。
要善於關愛孩子, 觀察、感受孩子的情緒和心理需求。 注意!需求和要求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