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學大師們的養生經驗
梁漱溟:少吃多動, 氣貴平和
梁漱溟先生作為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 他談及養生時說:“在生活上要少吃多動, 持之以恆;在精神上, 氣貴平和, 情貴淡泊。 ”
說到鍛煉身體, 梁老每天早睡早起, 定時散步和打太極拳。 白天開會、寫作的間隙, 都要在戶外活動多次。 90歲以後, 他的活動就改在室內了。 每天清晨醒來, 先是在床上做保健操, 伸腰, 蹬腿, 轉動脖頸, 吸氣屏氣50分鐘後才下床活動身子。
精神上的氣貴平和與情貴淡泊, 是指人在遇事之時, 要善於思考, 有自己的主見, 受氣而不動氣。
馮友蘭:凡事不著急
馮友蘭先生, 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其哲學作品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叔本華說:“人的存在原是永無休止地受著意志的支配和奴役。 ”而中國人似乎看透了一切, 絕不會為一餐美味而奮鬥得失去胃口, 寧願把琴棋書畫、山水樂趣當作人生要義,
這種從容和安適的處世觀念, 正是馮老能享95歲高齡的秘訣。 1982年9月, 馮老在長子和女兒的陪同下遊覽新澤西的天然動物園, 在返回紐約的路上, 車輪壞了, 一時找不到地方修車, 只能向路邊的車求救。 在等待的一個多小時裡, 車裡沒有冷氣, 太陽直曬, 熱如蒸籠。 已經非常疲倦的馮老仍像平時一樣,
錢穆每天散步1小時
錢穆, 中國現代史學家。 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
1943年, 錢老在遵義講學時, 每天都要出去散步一個小時。 他的一位學生曾回憶:先生很喜歡散步。 每晨早餐後, 由我陪從, 沿著湘江西岸順流南行;大約走一小時, 再沿著去時的岸邊小道回老城。 這樣的散步, 除下雨外, 沒有一天間斷過。 先生說, 他很愛山水, 尤愛流水, 因為流水活潑, 水聲悅耳, 可以清思慮, 除煩惱, 怡情養性。
及至無錫江南大學任教, 午後閒暇, 錢老常泛舟太湖之上。 傍晚則與學生漫步在湖堤之間。
張岱年每天4大杯白開水
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對於養生之說並不留心, 生活方面就是順其自然:衣服可以保暖, 飯菜可以保胃, 房子能住就行, 其他的都是次要多餘的。 一輩子不管榮辱興衰, 張老始終過著簡樸的生活:葷食吃得少, 平時主要以蔬菜為主;喝的是最廉價、最常見的白開水。 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 像張老這樣既沒有體育鍛煉, 也沒有養生秘方的人, 反而得以高夀。
就比如喝白開水, 這個習慣其實是迫不得已。
任繼愈:一生崇尚閉目養生
“養心第一, 養身第二;神養第一, 藥療第二;自醫第一, 求醫第二。 ”這是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任繼愈能夠安享93歲高齡的養生之道。 任老說:“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神補”, 任老一生崇尚“閉目養生”:
閉目靜心:當日常諸事紛擾, 頭痛腦漲之時, 找一清靜空寂之地, 閉目端坐, 良久則心平氣和, 頭腦清晰。
閉目降氣:凡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時, 要理智地控制感情, 離開是非之地, 閉目掂量各種行為的後果。
閉目行悅:當憂鬱悲傷、失望空虛時, 獨坐閉目, 神聚頭頂微微仰面昂首, 回憶以往得意歡愉之事。
閉目意馳:當若有所失, 煩悶終日時, 閉目抬頭, 意想浩渺廣闊的太空, 能心曠意馳。
閉目臥思:即臥而不寐, 閉目臆想聯翩, 可提高思維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