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快速清火的方法

上火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發便秘、咽喉腫痛、牙齦出血等等, 所以一旦發現務必及時進行清火。 臨床上清火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中醫按摩穴位清火的方法效果不錯, 比如爛嘴角點按“厲兌穴”、眼屎多點按“關沖穴”、鼻子冒火點按“魚際穴”、胃火牙痛點按“內庭穴”等。

1、爛嘴角點按“厲兌穴”

厲兌穴, 屬足太陰脾經, 在第二腳趾趾甲旁, 靠近第三腳趾側。 在炎熱的伏天常出現脘腹脹滿、厭油膩、噁心嘔吐、尿少面赤、身癢發熱、口幹苦、嘴角發紅發癢、脫皮糜爛等現象, 更有甚者會出現裂痕, 張口有時出血。 中醫認為, 老年人脾胃運化功能衰弱, 水穀聚而化火所致。 7~9點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旺盛的時辰, 可用小木棍點壓此穴, 每次點壓100次, 兩腳交替進行2~3次, 每日2次。 有清熱利濕、通調腸胃的作用。

2、眼屎多點按“關沖穴”

關沖穴, 屬手少陽三焦經。 老年睡醒後眼角有眼屎出現,

有時眼屎把眼皮粘住, 這是火熱之邪侵襲上焦或是體內熱毒上沖所致。 有可能出現血壓增高, 甚者出現結膜炎等。 點按位置在無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一側去火點, 關沖穴有瀉熱開竅、清利頭目的功效。 力度以能感到明顯酸麻脹為宜, 並堅持30秒至1分鐘, 然後再按壓另一隻手的關沖穴, 每日2~3次。

3、鼻子冒火點按“魚際穴”

魚際穴, 屬手太陰肺經。 中醫認為, 肺開竅於鼻, 鼻子冒火咽幹, 正是肺熱的表現, 甚至還會出現咳嗽或氣喘、痰黃粘稠、胸痛或咳吐膿血、氣味腥臭等病症。 手掌的大拇指根部肌肉明顯突起, 形狀似魚際是去火點, 可清熱利咽, 調理肺氣的作用。 經常點按對搓, 至發熱, 意想熱氣沿手臂進入胸腔, 連續搓3分鐘, 每日2~3次。

4、胃火牙痛點按“內庭穴”

內庭穴, 屬足陽明胃經。 中醫認為, 胃火熾盛, 症見煩渴多飲, 或渴欲冷飲, 口臭嘈雜, 牙齦腫痛, 大便秘結導等症。 內庭穴可清胃泄火, 其作用堪比“清胃黃連丸”。 此穴在足背二趾三趾的趾縫紋頭後凹陷中。 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指尖掐、壓、力度以能感到酸麻脹為度, 1~2分鐘, 然後再按壓另一隻腳, 如此反復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