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吃母乳吐奶吃奶粉不吐

很多家長因為生完孩子後, 可能會有奶水不足的現象, 所以在平時會給孩子加奶粉餵養, 但是也會發現一個問題, 寶寶往往會在吃完母乳後吐奶, 吃奶粉後不吐奶, 這要考慮是幾種原因, 餵養姿勢不對, 吸入過多空氣, 母親的飲食習慣決定的奶水是否健康, 其中也不排除是腸胃問題。

嬰兒溢奶如何護理?

嬰兒溢奶屬正常生理現象, 不需特殊處理。 為了減少溢奶應注意不要在嬰兒哭鬧後立即餵奶, 因為哭鬧能吞入空氣, 是溢奶的直接病因, 也不要讓嬰兒吮空奶瓶, 更不要用吮奶瓶的辦法哄孩子。

餵奶後可將孩子輕輕抱起, 讓他伏在大人肩頭, 輕拍背部, 如能打出飽嗝, 就能防止溢奶。 餵奶後應根據摸索的規律放置一個合適的體位, 開始可右側臥位試起, 觀察是否吐奶, 如不吐則以後就採取這個體位。

嬰兒吐奶嚴重怎麼辦?

如果吐奶很嚴重, 怎麼調整餵養方式, 還一直吐的很厲害, 應先考慮是否有消化道的異常, 最常見的異常是胃扭轉, 就是胃這個“口袋”翻了一個個兒, 底朝上、口朝下。 在醫院裡讓孩子吞一口造影劑, 在X線透視下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現象。 治療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餵奶時不要讓孩子躺著吃,

讓他取立位,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 就能使扭轉的胃逐漸恢復正常位置, 嘔吐也就停止了。

對於外觀健康的寶寶, 喂乳次數過頻繁、喂乳量過多、奶方變化或濃度不當、吃奶過急過快、奶液溫度不當、咽下過多空氣等都有可能導致吐奶。 如果嬰兒吐奶嚴重,

或同時有其他異常, 應考慮疾病可能。 寶寶的嘔吐可能與感染、腸道疾病等有關。

寶寶出現吐奶情況, 家長可將寶寶躺于小斜坡的床墊上, 也可用拍嗝等常規方法, 來減少吐奶。 如果這些護理後, 寶寶還是頻繁的吐奶, 就要去醫院找到吐奶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