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甲亢的中醫辯證食療之肝郁火旺證

中醫學稱本病為“癭氣”、“癭瘤”或“癭囊”范疇, 中醫辨證常見為:肝郁火旺證、痰濕凝結證。

肝郁火旺證

病因:憂思憤怒, 肝失疏泄。

臨床表現:煩躁易怒, 惡熱多汗, 心悸失眠, 口渴引飲, 多食善饑, 便頻量多, 目赤腫脹, 舌質紅苔黃, 脈弦數。

食療原則:疏肝清熱。

食療處方:
柿子蜂蜜膏

原料:青柿子1000克, 蜂蜜適量。

烹制方法:將青柿子去柄、洗凈, 搗爛絞汁, 放入鍋中煎煮濃縮至黏稠。 加入蜂蜜1倍量, 繼續煎煮至黏稠, 離火待冷, 裝瓶備用。

食用方法:每日1湯匙, 以沸水沖服, 每日2次, 連服10~15天。
壁虎末

原料:壁虎2條, 白糖適量。

烹制方法:將壁虎去內臟洗凈,

炙干后研成細末, 加白糖用開水沖服。

食用方法:每次1克, 隔天1次, 連服數天。
白虎粥

原料:梗米50克, 生石膏100克, 知母20克, 鮮石斛10克。

烹制方法:先將生石膏、知母、石斛以水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 粳米淘凈煮粥, 粥將成時兌入藥汁。
食用方法:作早、晚餐。

發菜佛手蚌肉湯

原料:蚌肉250克, 發菜、瓊枝各30克, 蜜棗8枚, 佛手、陳皮各12克。

烹制方法:將發菜、瓊枝浸泡, 洗凈。 蚌肉、佛手洗凈。 陳皮浸軟, 刮白。 然后將全部用料放入滾水鍋內, 用武火煮滾后, 改用文火提2小時, 調味供用。

食用方法:佐餐當菜, 隨量服食。

復方夏枯草膏

原料:夏枯草100克, 沙參、麥冬、生地黃、元參各30克, 海藻50克, 白蜜100毫升。

烹制方法:將前6味洗凈, 共煎2次, 取汁500毫升, 加白蜜煉膏。

食用方法:每次服用20毫升,

每日3次, 20天為1個療程。

夏枯草蛇蛻豬肉湯

原料:夏枯草60克, 蛇蛻6克, 豬肉500克。

烹制方法:將豬肉切成小塊, 加大1500毫升清水, 放入以上2味藥, 袋至藥味俱出, 調味即可。

食用方法:作早、晚餐常用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