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炮制毒性中藥方法
近50年來, 廣大醫藥工作者在繼承中藥傳統炮制技術和理論的基礎上, 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其進行研究、整理, 取得了許多關鍵性的突破。 減毒去毒方法大致可分為加熱去毒、加輔料去毒、壓榨去毒、浸漂去毒及去掉含毒部位, 這里著重介紹前幾種方法。
一、加熱去毒即利用蒸煮、油炸、砂炒等方法去毒。
1.馬錢子, 傳統炮制方法有牛油炸、水浸油榨后土粉反復制、水煮黃土炒、甘草水煮后麻油炸、尿泡等, 加工均較繁瑣。 實驗證明, 可用高溫破壞或分解有毒成分。 馬錢子砂炒、油炸270℃以上時, 其毒性成分士的寧(番木鱉堿)含量由1.56%降至1.15%,
2.斑蝥, 含斑蝥素1%~1.2%, 有劇毒, 作用于局部能刺激皮膚黏膜引起紅腫疼痛、起皰等, 傳統炮制方法是用米炒。 據報道, 斑蝥素加熱超過其熔點(218℃)能升華并逸出。 米炒斑蝥約在110℃時斑蝥素可部分升華除去, 從而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
3.烏頭、附子, 歷代本草均認為有毒。 其去毒方法有水漂、米泔水浸、童便浸、火制、蒸煮及摻加輔料等。 現代研究表明, 其毒性成分主要為親脂性的雙酯類生物堿——烏頭堿, 毒性極大, 其有效量常常就是毒性劑量, 口服2毫克烏頭堿, 即町致人死12:。
二、加輔料去毒
1.半夏的炮制, 前人有湯洗、姜制、水煮、姜礬制、酒姜制等方法。 半夏辛溫有毒, 生用能使人嘔吐、咽喉腫痛、失音。 傳統炮制方法多采用加甘草、生姜、明礬、石灰乳長期浸泡或加熱。 經研究, 生半夏煎制及礬制后無刺激失音及嘔吐等毒性。 而姜的作用, 可視為具協同作用, 水解后產生的葡萄糖醛酸能與毒物結合。 半夏用甘草進行炮制也可以起到去毒的作用。
2.大戟、芫花、甘遂均屬攻下瀉水藥, 均有毒, 自宋代始用醋制法炮制, 其目的是減低毒性。 研究證明, 大戟所含的有毒成分為三萜類化合物及大戟苷等, 萜類化合物有類似巴豆油及斑蝥素樣的刺激作用, 與醋酸作用后生成的衍生物就沒有刺激性了。 芫花經醋制能降低毒性, 與古人炮制的作用相一致。 甘遂炮制研究結果也證實, 生甘遂的瀉下作用較強, 毒性較大, 而醋制甘遂的瀉下作用和毒性都較小。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講到甘草解水莨菪毒和飲食毒。 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也記載了甘草“解百藥毒”。 至今甘草解毒仍在應用, 其解毒機理雖未完全闡明, 但多數認為:
①能與毒物結合。 甘草含甘草甜素, 易水解生成1個分子甘草次酸和2個分子葡萄糖醛酸,
②吸附作用。 有人觀察, 用30毫克甘草甜素x, i-士的寧的吸附率為35.89%, 并且當甘草甜素劑量增加時, 其吸附作用也增加。
三、壓榨去毒
千金子、巴豆等含毒性成分的中藥, 傳統使用壓榨去油取霜的制法, 現代研究表明是切實可行的。 巴豆是劇烈的瀉下藥, 含脂肪油40%~60%。 其油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產生嚴重口腔刺激癥狀及胃腸炎, 有服用巴豆油20滴而死亡者。 為了用藥安全, 巴豆向來以加熱除去大部分油后制霜入藥。
毒性中藥的炮制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只有臨床各學科密切合作, 才能使用藥更安全, 療效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