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廁所,有個東西千萬不能帶!讓便便教會你這 10 件事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第一次在別人家上廁所, 就沖不下去;
剛換了新裙子, 說好只是放個屁卻一不小心帶出了便便;
便便黏在馬桶上, 怎麼沖也沖不掉;
……
遇到這種大寫尷尬的時刻, 你是不是只會感歎「今天運氣也太差了吧」?
錯!這運氣根本沒什麼關係!
會發生這種事, 很可能因為你忘記了:關心你的便便。
便便的感受得不到重視, 每天都不會被看一眼就慘遭沖走。 久而久之, 就會孤單寂寞, 就會心生怨氣, 讓你血染菊花, 讓你……
下麵, 趕緊看便便想要教你的這十件事:
上廁所千萬別帶手機!
因為, 手機,
不帶手機是有正經理由的:上廁所的時間最好別超過 5 分鐘。
如果 3~5 分鐘之後還是沒有任何感覺, 建議你不要硬撐。 結束「戰鬥」, 出來走一走, 喝杯水, 等下一次來感覺了, 再去進行另一個 5 分鐘。
坑裡有時終須有, 坑裡無時, 你就過一會兒再求。
你的一生, 最多會拉 7 種便便
便便界的權威「布裡斯托大便分類法」, 把所有人的便便分為了七個類型:
第 1 類:就是便秘啦, 因為食物已經在消化系統中停留了差不多 100 個小時。
第 7 類:標準的腹瀉, 這個「酒肉穿腸過」的過程, 再快也需要 10 個小時。
最理想的便便是第 4 類, 水和固體比例堪稱完美。
便便的顏色, 能說明什麼?
除了棕黃色和金黃色的之外, 所有其它便便顏色都是:非主流!
當然, 我們的便便不是所有時候都足夠完美,
只要沒有見到什麼粘液、膿血等, 這都是正常的, 可能只是食物導致。 不要歧視它們, 每一坨便便都有愛美的權利。
但是, 如果便便變白了(白陶土樣變), 或者變黑了(柏油樣便), 或者變紅了(血便), 那都是要去看醫生的!當然, 除非你是吃了紅心火龍果、西瓜、奧利奧……
多久一次便便好?
其實, 每週 3 ~ 21 次便便都是正常的。 不要以為自己三天沒拉就是便秘了, 開始排宿便、清「腸毒」。
好便便, 最重要的不是次數, 而是:要規律。
只要規律, 不論是一天三次, 還是三天一次, 那一份牽腸掛肚的思念, 都是一樣的。
便便裡面有什麼?
不是金針菇, 也不是玉米:
其實, 便便裡有 75% 是水。 剩下的 25% 中有 1 / 3 是人體無法消化的纖維,
所以, 便便後一定要記得洗手!(這下可以記住了吧)
為什麼便便這麼臭?
一方面, 可能是因為食物。 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肉類, 被細菌分解之後, 會產生味道比較濃烈的氣體。 還有些本身就很「味兒」的食物, 比如洋蔥、大蒜、韭菜等, 吃多了也會讓大便變得熏人。
還有一種可能, 是因為排便不規律。 糞便在腸子裡時間長了, 各種臭臭的氣體都攢起來了, 排出來的時候, 也會更臭。
便便就是這樣, 有時候臭, 有時候更臭。 人生也是這樣, 有時候艱難, 有時候更艱難。
吃點什麼, 能讓便便更好出來?
多吃蔬菜、水果、加大喝水的量,
不要每次便便一鬧情緒, 就馬上去吃番瀉葉、腸清茶等瀉藥。
畢竟, 再倔強的便便, 也需要被溫柔相待, 再堅強的人, 也需要朋友的關懷。
好的便便, 需要你用心呵護。
想放屁, 卻一不小心……
拉肚子的時候, 最不能相信的部位就是屁股。
這時候的每一個屁, 都可能是薛定諤的屎。 正像每一個明天, 都是盒子裡的巧克力糖:什麼滋味, 不到那一刻你永遠也不知道。
但是, 如果你經常一不小心就放出帶「夾心」的屁, 就真的需要看醫生了。
總覺得便便拉不乾淨……
便便有時候也會變得黏人, 讓人意猶未盡, 讓人欲罷不能, 還和馬桶纏纏綿綿, 難捨難分。
如果身體沒有其它問題,
這時候, 你需要的是:有技巧地「拉」。
注意姿勢:坐不如蹲, 定點去蹲;
控制時間:3 分鐘搞定是極好的, 超過 10 分鐘是極壞的;
堅持鍛煉:多提肛, 多提肛, 多提肛!收緊肛門 2~6 秒再放鬆, 重複 10~15 次為一組, 每天做個 3~8 組。
當然, 如果便便出了問題, 自己心煩意亂又不知道該怎麼解決的時候, 不要遲疑, 不要拖延, 要直接問專業醫生, 這就是便便教給你的第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