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冬至養生吃什麼 少不了這六大進補食物

冬至養生吃什麼?冬至意味著進入數九天, 最寒冷的天氣來臨, 這個時候是進補的好時節, 不少人關心冬至養生吃什麼這個問題, 那麼你知道冬至養生吃什麼嗎?冬至養生少不了六大傳統食物, 如餃子、湯圓、羊肉等。 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冬至養生吃什麼。

冬至養生吃什麼?

1、餛飩

冬至吃餛飩, 夏至吃麵條, 這是民間根據時令形成的一種飲食習慣。 相傳, 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紀念大美女西施。 還有一說, 漢朝時, 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 十分兇殘。 百姓對其恨之入骨, 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 取“渾”與“屯”之音, 呼作“餛飩”。 恨以食之, 並求平息戰亂, 能過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 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且不管傳說不管真假, 餛飩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呢, 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蛋白質種類齊全, 有餡有皮, 能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提高了單一食物的營養價值。

餛飩的餡料一般以蝦仁、豬肉、蔬菜、薑等構成。 蔬菜種類可以是香菇、白菜、芹菜等, 不妨能按照自己的口味隨意進行選擇。 餛飩的湯料不妨能加雞湯、紫菜湯也可以, 也能是番茄湯。 早餐吃餛飩營養豐富, 而且開胃。 假如感覺只吃餛飩太單調, 不妨按照自己的口味搭配一點小菜, 營養均衡、能量充足。

2、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 不論貧富, 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 諺雲:“十月一, 冬至到, 家家戶戶吃水餃。 ”。 為什麼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 據說這種習俗, 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現在市場上各種速凍餃子應有盡有, 但少了自己動手包餃子帶來的氛圍。 建議和家人一起動手包餃子, 安全營養。 許多人調餃子餡時, 覺得只放肉香味不夠, 還要加好多油。 口味要講究, 健康也要注意, 所以應該點到為止。

很多人習慣包餃子時多放肥肉, 認為吃著香, 但肥肉中的飽和脂肪含量往往較高, 對健康不利。

並且按照膳食酸堿平衡的原則, “酸性”的肉類, 應當與“鹼性”的蔬菜原料相平衡, 所以最好一份肉類搭配兩份蔬菜。 提高蔬菜用量, 才能降低飽和脂肪和熱量的攝入, 達到真正的營養平衡, 建議大家在餡料中少用肥肉, 以瘦肉為主, 最好不要再添加動物油和植物油。

3、羊肉

冬天有兩次吃羊肉的大日子, 一為立冬, 一為冬至。 羊肉中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鈣、鐵、磷等營養成分, 有著益腎養肝、禦寒祛濕的功效。 因而蘇州人堅信, 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 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

羊肉經過燉制以後, 更加熟爛、鮮嫩, 易於消化。 煮過肉的湯是滋補身體的佳品。 如果在燉的時候再加上合適的中藥或營養上能起到互補作用的食品, 滋補作用會更大。

不過羊肉雖好, 但也不能吃太多。 吃羊肉時, 最好同時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 如白菜、土豆等, 以起到平衡的作用。 對於熱性體質的人來說, 羊肉不宜食用。

4、湯圓

冬至吃湯圓, 在江南尤為盛行。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湯圓也稱湯糰, 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湯圓的皮就是糯米粉製成, 糯米粉白色, 可養肺, 適合“白色養肺”的五色進補。

最好採用熱水煮來吃, 亦可使用花茶來煮味道更新鮮, 放些低熱量的蜜糖增加口味;而有餡料甜湯圓本身已具有甜味, 可以不需要額外放糖。 另外, 可使用紅糖及薑片煮湯圓以去除寒氣,也可額外放些無糖凍、無糖椰果增加飽足感及減少熱量攝取,或放入桂圓、紅棗、白木耳等食材,增加營養素含量。鹹湯圓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攝取也是不錯選擇。

湯圓雖好,但別貪吃。這是因為糯米雖然可以開胃調虛,但做成湯圓,質地細膩了,不宜被腸胃消化。吃湯圓時應細嚼慢嚥,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不宜餐餐連續進食,且不要食用過燙的湯圓,以防口舌燙傷。

5、赤豆粥

粥為我國傳統飲食方法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的習俗。在天寒地凍的嚴冬,一碗暖徹全身的熱粥,既可祛寒,又給營養,若在其中加入一些入藥食物,還有療疾之效,可謂好處多多。

老話講“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門食之,可免疫。”意思是說,冬至這一天,如果一家人團聚著吃赤小豆煮的粥,能夠避免這一年的瘟疫。通常來說,大米與赤小豆煮粥的比例為3:1。

取赤豆100克,粳米300克,加紅糖少許以水同煮制粥。赤豆被李時珍稱為“心之穀”,此粥具有清心養神、健脾益胃、利水消腫、減肥美容功效,適用於心煩不安、脾虛水腫、下肢濕氣、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身體肥胖、產後乳汁不足等症。

6、蘿蔔

民間有言:“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蔔賽過小人參。”所以冬至吃蘿蔔最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蔔排骨湯,補充營養,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

蘿蔔中含有蛋白質、糖、維生素A、維生素C、尼克酸,以及無素鈣、磷、鐵等。蘿蔔內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對人體消化功能大有裨益。蘿蔔的這種功能使它贏得了“小人參”的美稱。

專家特別提醒,白蘿蔔雖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涼,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不宜大量食用。白蘿蔔除了不能和自己的兄弟“胡蘿蔔”一起吃外,也忌和橘子一起吃,因為二者可生成硫氰酸,會阻止甲狀腺攝取碘,容易誘發甲狀腺腫大。

可使用紅糖及薑片煮湯圓以去除寒氣,也可額外放些無糖凍、無糖椰果增加飽足感及減少熱量攝取,或放入桂圓、紅棗、白木耳等食材,增加營養素含量。鹹湯圓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攝取也是不錯選擇。

湯圓雖好,但別貪吃。這是因為糯米雖然可以開胃調虛,但做成湯圓,質地細膩了,不宜被腸胃消化。吃湯圓時應細嚼慢嚥,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不宜餐餐連續進食,且不要食用過燙的湯圓,以防口舌燙傷。

5、赤豆粥

粥為我國傳統飲食方法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的習俗。在天寒地凍的嚴冬,一碗暖徹全身的熱粥,既可祛寒,又給營養,若在其中加入一些入藥食物,還有療疾之效,可謂好處多多。

老話講“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門食之,可免疫。”意思是說,冬至這一天,如果一家人團聚著吃赤小豆煮的粥,能夠避免這一年的瘟疫。通常來說,大米與赤小豆煮粥的比例為3:1。

取赤豆100克,粳米300克,加紅糖少許以水同煮制粥。赤豆被李時珍稱為“心之穀”,此粥具有清心養神、健脾益胃、利水消腫、減肥美容功效,適用於心煩不安、脾虛水腫、下肢濕氣、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身體肥胖、產後乳汁不足等症。

6、蘿蔔

民間有言:“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蔔賽過小人參。”所以冬至吃蘿蔔最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蔔排骨湯,補充營養,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

蘿蔔中含有蛋白質、糖、維生素A、維生素C、尼克酸,以及無素鈣、磷、鐵等。蘿蔔內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對人體消化功能大有裨益。蘿蔔的這種功能使它贏得了“小人參”的美稱。

專家特別提醒,白蘿蔔雖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涼,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不宜大量食用。白蘿蔔除了不能和自己的兄弟“胡蘿蔔”一起吃外,也忌和橘子一起吃,因為二者可生成硫氰酸,會阻止甲狀腺攝取碘,容易誘發甲狀腺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