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梭花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Yán Suō Huā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叢毛羊胡子草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iophorum comosum(Wall.)Nees
采收和儲藏:6-7月采花, 曬干。
【原形態】叢毛羊胡子草, 多年生草本, 高約14-80cm。 根莖粗短。 稈密叢生, 鈍三棱形, 直徑約1-2mm, 基部具宿存的黑褐色葉鞘。 基生葉多數, 葉片線形, 邊緣內卷, 有細齒, 向先端漸狹成剛毛狀, 長于花序;苞片葉狀, 線形;小苞片被針形, 先端剛毛狀;長側枝聚傘花序傘房狀, 長6-22cm, 有多數小穗;小穗單生成2-5簇生, 長圓形, 長6-12mm;鱗片長圓形, 基部的4枚鱗片內無花, 有花鱗片稍大, 長2-3mm, 褐色, 膜質, 中肋呈龍骨突狀, 先端有短尖;下位剛毛極多數;成熟時長于鱗片,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巖壁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肅、湖北、廣西、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 主咳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2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