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前胡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Guānɡ Tóu Qián Hú
【別名】岩防風、棕包頭、雞肢前胡、獨活、岩棕、官防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化中前胡和岩前胡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eucedanum medicum Dunn2.Peucedanum medicum Dunnvar. Gracile Dunn
採收和儲藏: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時或未開花前採挖, 去除莖葉, 洗淨, 曬乾或炕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0.5-2m。 根頸長圓柱形, 徑1-1.2cm, 有明顯環狀葉良;根圓柱形, 下部常分叉, 表面有不規則縱溝紋。 莖圓柱形, 多細條紋, 光滑無毛。 葉柄基部有寬葉鞘;葉片輪廓廣三角狀卵形, 長14-40cm, 寬7-20cm, 二至三回三出式分裂或二回羽狀分裂, 第一回羽片3-4對, 羽狀片3全裂, 兩側裂片斜卵形, 長2-5cm, 寬1.5-5cm, 中間裂片卵狀鞭形, 3淺裂或深裂, 略帶革質, 邊緣具粗大鋸齒。 傘形花序直徑7-15cm, 中央花序有大至20cm的;傘輻15-30或更多, 傘輻及花柄具短柔毛;花瓣白色, 花柱基圓錐形。 果實橢圓形, 長6-7mm, 寬3-4mm, 褐色或灰褐色, 中棱和背棱線形突起, 每棱槽內有油管3, 合生面有油管8-10。 花期7-9月, 果期10-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00-2000m的山坡草叢中和濕潤的岩縫中。 生於山坡草叢中及岩石縫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 分佈於四川東部與湖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長圓錐形, 下部分歧或彎曲, 長10-25cm, 寬0.3-1.5cm, 表面黃棕色, 具縱向皺紋及皮孔樣突起, 有時密集成環, 略呈竹節樣。 根頭部可見少量纖維狀葉柄裂基, 質堅但易折斷, 斷面平坦, 皮部白色, 木質部黃色, 氣微, 味略苦。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12-26列, 。 細胞長35-100μm。 無皮層。 韌皮部寬闊, 油管類圓形, 直徑35-75μ, 上皮細胞7-11個。 木質部導管單生或3-10個成群, 木化;木薄壁組織中厚壁與薄壁細胞群相間排列,
根橫切面:無髓, 其餘與根莖同。
【性味】味辛;苦;性平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宣肺祛痰;降氣止咳;定驚。 主感冒;咳嗽;痰喘;胞悶;風濕痛;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 或研末;或浸酒。
【注意】肺病咳血者禁服。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虛弱性咳嗽及肺病咳血者勿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