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野冬菊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Yě Dōnɡ Jú

【英文名】Stony Living Aster

【別名】菊花暗消、肋痛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石生紫菀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ter oreophilus Franch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收, 曬乾。

【原形態】石生紫菀 多年生草本, 高20-60cm。 根莖橫走或斜升, 有叢生的莖和蓮座的葉叢。 莖粗壯, 中部以上有分枝, 被開展的長粗毛, 基部被枯葉裂片。 蓮座狀葉狹匙形, 長4-8cm, 寬0.6-1.5cm, 下部漸狹成具翅的長柄, 全緣或有小尖頭狀疏齒或淺齒;莖下部葉匙狀或線狀長圓形, 長4-8cm, 寬0.5-1.2cm, 全緣或上部有淺齒, 先端鈍或的圓形, 中部及上部較小, 直立, 線狀或披針狀長圓形, 基部急狹,

半抱莖, 全緣, 先端圓形;全部葉兩面被密或疏短糙毛。 頭狀花序徑2.5-3.5cm, 傘房狀排列;花序梗長狀長圓形或舌形, 被長密毛, 常紫褐色, 內層被短密毛;舌狀花多毛帶紅色或汙白色, 具微糙毛。 瘦果倒卵形, 稍扁, 一面有肋, 被密絹毛。 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300-4000m的針葉林下、開曠坡地或山坡路旁。

資源分佈:分佈于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目赤腫痛;咖啡喉疼痛;口腔炎;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外用:適量, 泡水含漱。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