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一歲前有這兩個表現是智力發育的信號,家長要開始引導了

文|秘笈君

安安的兒子過一周歲生日了, 邀請我去她家做客。 進門正看到安安的兒子安靜的坐在客廳的小墊子上, 拿著手中的一盒抽紙,

把紙撕的一片一片的, 扔的到處都是, 玩的不亦樂乎。 安安看見了說到, 我的小祖宗你怎麼又開始了, 這盒抽紙我剛裝好, 你是存心來搞破壞的吧, 說著就要把抽紙從兒子手裡拿出來。 我趕緊制止安安, 並把她拉到一旁問她兒子最近有什麼異常沒?

安安想了想說:“就像這一樣, 沒事就喜歡亂撕亂扔, 家裡的紙巾、衛生紙、報紙等都不能倖免, 每天打掃寶寶創造的垃圾就很頭疼。 而且還總是愛吃手, 我糾正了好幾次都沒用, 正擔心呢, 害怕手上的細菌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 

我說:“安安你放寬心, 你兒子表現的這兩種異常並不是什麼壞事。 相反, 還是好事, 說明你家孩子的智力要開始發育了, 你這當媽的要好好引導了。

一、寶貝愛吃手

愛吃手的特徵, 會出現在很多寶寶在三四個月的時候, 這是寶寶發育的大轉折。 從只知道無目的的搖晃雙手, 到能自己無誤的把手放進嘴裡, 這說明寶寶已經開始會自主控制手的活動了。 孩子“吃手”這是寶寶大腦發育新階段的證明——已經開始知道每個手指的功能和眼睛配合, 是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  

媽媽的做法:用乾淨毛巾為寶寶擦拭小手, 搞好周圍環境的衛生。  

二、寶貝愛扔/撕東西

寶貝有一個階段特別愛撕東西, 撕東西是這個月齡寶寶的發育特點, 也正是寶寶的學習階段。 這個時候寶寶越來越渴望對周圍環境的探尋。 他努力通過自己的摸索——比如扔東西、撕東西, 去學習事物的一些本質。 不管是扔還是撕,

這兩種行為都是寶寶手部動作的發育變化, 同時大腦配合著去瞭解行為產生的各項結果。 寶寶一般都通過撕東西有意識的鍛煉自己的各項平衡, 促進腦功能的不斷成熟。  

媽媽的做法:不要強制奪走孩子撕東西的工具, 可以找一些不常用的廢舊報紙和塑膠袋, 讓孩子盡情撕, 充分享受探索的樂趣。 注意及時清理寶寶製造的垃圾, 以免造成傷害。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