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輸液反應包括_輸液反應的臨床表現

平時在感冒發燒的時候需要輸液, 有炎癥或者有疾病的時候也需要輸液, 而輸液的主要原理就是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 把藥劑直接注入到人體當中, 這比吃到胃里面消化掉會更加的有作用, 這也是為什么輸液要比起吃藥更加管用的主要原因, 但是有少數人可能會在輸液后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這些需要特別注意了解的清楚一些。

輸液反應的臨床表現

心力衰竭、肺水腫

1.原因由于滴速過快, 在短期內輸入過多液體, 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 心臟負擔過重所致。

2.癥狀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咳泡沫樣血性痰;嚴重時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 肺部出現濕羅音, 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輸液滴速不宜過快, 輸入液量不可過多。 對心臟病人、老年和兒童尤須注意。

(2)當出現肺水腫癥狀時, 應立即停止輸液, 并通知醫生, 讓病人取端坐位, 兩腿下垂, 以減少靜脈回流,

減輕心臟負擔。

(3)按醫囑給以舒張血管、平喘、強心劑。

(4)高流量氧氣吸入, 并將濕化瓶內水換成20%-30%酒精濕化后吸入, 以減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 使泡沫破裂消散, 從而改善肺部氣體交換, 減輕缺氧癥狀。

(5)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止血帶(須每隔5-10分鐘輪流放松肢體,

可有效地減少回心血量), 待癥狀緩解后, 止血帶應逐漸解除。

靜脈炎

1.原因由于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 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強的塑料管時間過長而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2.癥狀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 局部組織紅、腫、灼熱、疼痛, 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

3.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 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為原則。

(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 如紅霉素、氫化可的松等, 應充分稀釋后應用, 并防止藥物溢出血管外。 同時要經常更換注射部位, 以保護靜脈。

(2)抬高患肢并制動, 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鎂進行熱濕敷。

(3)用中藥外敷靈或如意金黃散外敷, 每日2次, 每次30分鐘。

(4)超短波理療, 用TDP治療器照射, 每日2次, 每次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