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橘餅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綱目拾遺》:橘餅, 閩中漳、泉者佳, 名麥芽橘餅, 圓徑四、五寸, 乃遷大福橘蜜糖釀制而成, 幹之面上有白霜, 故名, 肉厚味重。 浙制者乃衢橘所作, 圓徑不及三寸, 且皮色黯黑而肉薄, 味亦苦劣。 出塘棲者為蜜橘餅, 味差勝, 然亦不及閩中者。

【拼音名】Jú Bǐnɡ

【英文名】Candied tangerine fruit

【來源】

藥材基源: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實, 用蜜糖漬制而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性味】甘;辛;溫

【歸經】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寬中下氣;消積化痰。 主飲食積滯;瀉痢;胸隔滿悶;咳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2個。

【附方】①治諸色痢:橘餅一兩,

圓眼肉五錢, 冰糖五錢。 水二碗, 煎一碗, 露一宿, 溫服, 不露亦可。 (《行篋檢秘》)②治傷食生冷瓜果, 泄瀉不休:橘餅一個(切薄片), 放碗內, 以沸湯潑, 蓋住, 泡汁出, 飲湯食餅, 一餅可作數次服。 (《經驗廣集》橘餅湯)

【各家論述】

1.《經驗廣集》:治黃疸膨脹, 除隔, 止消。

2.《食物宜忌》:下氣寬中, 消痰運食。

3.《隨息居飲食譜》:和中開膈, 溫肺散寒。 治嗽化痰, 醒酒消食。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