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為什麼要滴鼻子?
鼻子以及耳朵都屬於人類的感覺器官, 而且還會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畢竟五官都是相通的。 就拿中耳炎這種疾病來說, 有的時候醫生開藥會選擇一些滴鼻子的藥物, 這讓患者感覺到十分的困惑。 那麼, 既然是發生在耳朵裡面的疾病, 為什麼偏偏要選擇滴入到鼻子當中的藥物治療呢?
為什麼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起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之所以容易引起中耳炎, 是因為人體的鼻腔和中耳腔是相通的, 它們之間有一條管道, 稱為咽鼓管。 當患者用力擤鼻涕時, 鼻腔裡的壓力會增高, 細菌就會很容易地隨鼻涕由咽鼓管進入中耳腔內, 引起中耳發炎。
其中更要注意嬰幼兒是中耳炎的高發人群, 因為嬰幼兒的咽鼓管較短、寬而平直, 通過擤鼻涕感染中耳炎的機會更多。
得了中耳炎為什麼要鼻子滴藥?
患有中耳炎, 醫生開滴鼻藥, 也是因為咽鼓管的存在。 感冒後, 除鼻子通氣不好外, 還可影響咽鼓管的通氣和引流。 而常用的滴鼻藥多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及血管收縮劑, 滴入鼻中可減輕咽鼓管口的腫脹, 利於引流, 還可直接起到咽部的消炎作用。 因此, 有的醫生會開滴鼻藥, 在應用滴鼻藥時, 頭部應往後仰,
而且, 如果急性中耳炎超過7周以上不治療, 就很可能發展為慢性中耳炎, 症狀加重, 由最初的耳痛、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發展為耳內長期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等, 因此一旦出現耳痛耳鳴等症狀時需要就是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