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娃娃生病 治好必須掛水嗎?

“為什麼我的孩子一去醫院就要掛水?”“嬰幼兒感冒了一定要用抗生素嗎?”提起在醫院給寶寶掛水的經歷, 幾乎沒有家長不覺得揪心。 尤其是那些只有幾個月大的小嬰兒, 掛水時家長恨不能自己替代孩子。 日前, 南京市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趙德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孩子是否掛水不能單看一個血項檢查結果, 更多需要醫生的經驗和綜合判斷。

掛水與否

血常規不是唯一依據

小孩體質差, 特別容易生病, 掛水就像家常便飯, 一些家長感歎心疼也沒辦法, 孩子血項高有細菌感染, 醫生認為一定得掛水。

記者在採訪中見到趙女士, 她的寶寶4個月大, 上午吃完輔食沒多久後就吐了, 孩子出現陣發性哭鬧, 在醫院做B超排除腸套疊, 血項檢查白細胞略高一點, 確診為消化不良, 醫生開了口服抗生素和助消化藥, 並交代要掛水治療。 趙女士心疼孩子小掛水太受罪, 又不敢自作主張放棄掛水。

血項檢查結果是不是掛水的唯一依據和標準?是不是血項只要高出一點點就必須掛水?趙德育主任告訴記者, 白細胞正常值是4000—10000, 這個值的高與低有時候並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孩子的情況。

“前幾天門診有個小孩白細胞指標高達兩萬多, 但我只給家長開了口服藥, 沒讓孩子去掛水, 因為我觀察到這個孩子的精神狀態不錯”,

趙主任認為有些重度感染並不表現為白細胞升高, 由於重度毒血症會抑制骨髓, 反而導致白細胞下降, 所以說檢查仍然是輔助手段, 關鍵要靠醫生的經驗和綜合判斷能力。

使用抗生素

能口服儘量不要輸液

“抗生素不能濫用, 我們應該合理使用抗生素”, 趙主任介紹, 嬰幼兒輕度腹瀉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出現膿血便時, 應該做個大便培養, 有細菌感染時再用抗生素治療, 普通的黃稀便用抗生素沒有意義, 家長可以讓孩子吃一些收斂性的藥物或口服補液鹽。

嬰幼兒上呼道感染一般表現為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如果寶寶精神好, 此時只要多喝水、多休息、抗病毒對症處理即可, 如果寶寶2—3天不見好轉, 發現合併細菌感染時,

就要用一點抗生素, 這個時候用抗生素也不一定非要掛水, 口服抗生素有時候效果也不錯, 還能避免掛水引起的交叉感染。

據瞭解, 孩子生病用藥的順序依次為口服、打針、掛水, 原則上是能口服用藥儘量不要掛水, 抗生素也是一樣。 專家認為, 對於兒科醫生來說, 嬰幼兒輸液本就比成人困難, 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性也較大, 藥物通過靜脈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

因此, 醫生只有在以下情況才考慮進行輸液治療:高熱超過40度、孩子吐瀉嚴重有脫水情況、不能進食或口服藥物困難、敏感抗生素口服無效等。 隨意掛水不一定有助於病情恢復, 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