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患有脊髓空洞有什麼表現

生活中,患有脊髓空洞容易和頸椎關節病相混淆,所以如何正確的進行脊髓空洞的判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脊髓空洞的神經障礙比起頸椎病來說,是較為嚴重的。那麼,脊髓空洞有哪些表現呢?具體的症狀是什麼呢?下面便一起來看一下患有脊髓空洞有什麼表現吧,希望對您有幫助。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31~50歲,兒童和老年人少見。男多於女,曾有家族史報告。脊髓空洞症的臨床表現有三方面,症狀的程度與空洞發展早晚有很大關係。一般病程進展較緩慢,早期出現的症狀多呈節段性分佈,最先影響上肢。當空洞進一步擴大時,髓內的灰質和其外的白質傳導束也被累及,於空洞腔以下出現傳導束功能障礙。因此,早期病人的症狀比較局限和輕微,晚期症狀則表現廣泛甚至出現截癱。

1、感覺症狀 根據空洞位於脊髓頸段及胸上段,偏於一側或居於中央,出現單側上肢與上胸節之節段性感覺障礙,常以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為特點。痛、溫覺減退或消失,深感覺存在。該症狀也可為兩側性。

2、運動症狀 頸、胸段空洞影響脊髓前角,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弛緩性部分癱瘓症狀。表現為肌無力及肌張力下降,尤以兩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者呈現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經下行根受影響時,多發生同側面部感覺呈中樞型痛、溫覺障礙,面部分離性感覺缺失形成所謂“洋蔥樣分佈”,伴咀嚼肌力弱。若前庭小腦傳導束受累,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及眼球震顫。而一側或兩側下肢發生上運動元性部分癱瘓,肌張力亢進,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征陽性。晚期病例癱瘓多加重。

以上便是關於脊髓空洞有什麼表現的介紹。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以後,您對於脊髓空洞的症狀也有了更好的瞭解。要想徹底的治療疾病,只有正確的進行診斷,才能夠很好的治療。畢竟生活中,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出現誤診而耽誤治療的案例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