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睡覺突然抖一下就醒來

很多人就經歷過“墜床事件”。 即有時候剛進入睡眠狀態, 卻突然感覺到身體往下墜, 最後突然驚醒, 頭腦清醒異常但是卻一片空白。 當然, 就這件事有很多非科學的說法, 並且流傳甚廣。 但相信科學的人就不會相信某些鬼神之說。 但是這種恐怖的現象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睡覺突然會抖一下然後清醒過來?

肌肉顫搐(muscle twitch)事實上, 除了眾所周知的“入睡抽動”, 非快速眼動睡眠(即NREM)第二階段出現的“睡眠錠(sleep spindle)”也可能會導致“肌肉顫搐(muscle twitch)”。 睡眠錠是多見於丘腦和大腦皮質的一種特殊的腦電波, 其具體表現為腦電波突然出現大幅劇烈震盪, 此時可能伴隨身體局部肌肉的突然抽動。

睡眠中的肌肉抽搐在嬰兒身上更常見。 研究者認為這是大腦在學習或鞏固神經與肌肉之間的對應關係, 而這一過程在沒有外界刺激干擾的睡眠時更容易完成。 這倒也能說明為什麼嬰兒好像成天都在睡覺, 原來他們是在刻苦地進行“抽搐睡眠學習”。

另有研究發現, 睡眠錠的出現有助於將新資訊與現有知識進行整合, 這也為“抽搐睡眠學習”假設提供了一些支援。 另外, 睡眠錠可以幫助我們安睡。 丘腦的腦電活動頻率與保持平靜睡眠的能力有關。

而產生於丘腦的睡眠錠能夠在外部突然出現聲音刺激時保護睡眠。 哈佛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系(Harvard Medical School's Division of Sleep Medicine)的一項研究表明, 腦電波中睡眠錠出現的頻率越多, 個體抵禦外界干擾保持睡眠的能力越強, 相應的睡眠品質也越好。

抽動 vs.顫搐表面上看, “入睡抽動”和“肌肉顫搐”雖然成因不同、目的不同, 但似乎都會導致肌肉突然抽搐。 那麼這兩者的外在表現有什麼區別呢?萬一半夜把自己抽醒了該如何區分呢?

一方面, 抽搐的模式不同。 入睡抽動形成的原因尚無定論, 但不管是因為網狀啟動系統出現系統bug, 還是大腦產生墜落的錯覺, 相應的“抽搐模式”都是全身性的。 入睡抽動也常常被“邪惡”地描述為“像觸電一般全身顫抖”。 相對地, 睡眠錠造成的肌肉顫搐, 其目的是學習或鞏固對肌肉的控制, 因而局部抽搐更為常見。 就像木偶師在學習如何操縱人偶時, 也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畢竟步子太大, 容易扯到蛋。

另一方面, 抽搐的結果不同。 入睡抽動時個體並未完全入睡,

全身抽搐後往往就抽醒了。 當肌肉疲勞或缺乏睡眠時, 抽搐情況會更加嚴重。 這似乎也太不給力了!越是需要睡覺的時候, 身體就越不受控制的亂抽抽!不要擔心, 你只是在睡眠的第一階段被吵醒了, 損失不大。 只要平心靜氣繼續努力, 10分鐘後, 又是一尊睡神!睡眠錠出現在睡眠過程中, 同時睡眠錠本身有保護睡眠的作用。 所以很可能抽了半天自己沒醒, 倒把睡在旁邊的人嚇醒了……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 其下場的慘烈程度取決於被吵醒的人是否具有暴力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