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2011清明節是哪天?放假幾天?

2011年清明節是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國家規定放假假期為: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 共放假3天。 4月2日(星期六)上班。

每年清明節的時間約為四月五日前後,

清明也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其餘節日放假通知:

勞動節: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公休, 共3天。

端午節:6月4日至6日放假公休, 共3天。

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公休, 共3天。

國慶日: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 共7天。 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 是郊遊的好日子。 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 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 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 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 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 一般叫清明, 少數地區叫寒食節, 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 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 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

第四日為清明, 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 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 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在墓前祭祖掃墓, 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 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 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

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 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 到了唐玄宗時, 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 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 “田野道路, 士女遍滿, 皂隸傭丐, 皆得父母丘墓。 ”(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 又要禁火吃冷食, 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 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 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蕩秋千, 踢足球、打馬球、插柳, 拔河, 鬥雞等戶外活動, 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 活動活動筋骨, 增加抵抗力。 因此,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 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 使這個節日, 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 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 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

真是一個極富特色, 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 據載, 古代“墓而不墳”, 就是說只打墓坑, 不築墳丘, 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 後來墓而且墳, 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 秦漢時代, 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 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 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 宜許上墓, 編入五禮, 永為常式。 ”得到官方的認可, 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 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

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 寒食節的後一天。 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在北方,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 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 每屆清明節, 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 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 以示懷念。

1979年, 人大常委會規定, 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 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 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每逢清明節時節, 人們不僅白天放, 夜間也放。 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 象閃爍的明星, 被稱為“神燈”。 過去, 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

便剪斷牽線, 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 給自己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