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發現,
很多人為了夏天不出汗,
每天幾乎離不開空調,
家裡、車上、辦公室都有空調,
整天清清爽爽的,
一滴汗都不用出,
這讓很多人感到愜意十足。
專家提醒,
夏天總吹空調不出汗,
對健康反而不利。
要想保持健康就要主動出汗,
尤其是炎熱夏季,
如果該出汗時不出汗,
身體很容易生病。
專家指出,
人體汗腺是幫助機體散發熱量的,
可以說是“天然空調器”,
當氣溫30℃以上或者進行運動時,
汗腺開始“啟動”散熱,
以保持人體體溫恒定。
總在空調房間遠離熱環境的人與其他人相比,
對熱的耐受力會逐漸降低,
一旦離開空調來到外界高溫環境中,
汗腺因長時間不啟用而運轉不靈,
人便會因排汗不暢,
熱量散發不出去而很容易中暑。
經常在空調房裡的人們,
走到外面就會感到身體有些不適應,
有時是頭暈或沒勁。
醫生介紹說,
如果人體不能正常排汗,
就會感覺憋悶。
進入三伏天,
人們討厭出汗,
刻意求涼,
但出汗是夏天人體最有效的一種排毒方式。
如果長時間不出汗,
不僅會破壞皮膚的酸性環境,
降低皮膚的抗菌能力,
還會增加腎臟負擔。
出汗的首要功能,
就是充當體溫調節器的角色。
如果時常待在空調房中,
體內的積熱散發不出去,
極易發生中暑。
尤其是老年人、婦女、兒童,
常因中暑引發高熱、驚厥。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人,
還易發生中風、心肌梗死等。
另外,
皮膚出不了汗,
體內代謝的廢物若都經尿液排出,
勢必增加腎臟負擔。
汗的同時也會排出一些代謝廢棄物,
經常讓自己出出汗,
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腎臟的代謝負擔。
此外,
出汗還有促進消化、睡眠的作用。
人體若長期不出汗,
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
導致人吃不香。
而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導致人睡不香。
在炎熱的高溫天氣中,
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應急蛋白,
可抵抗暑熱對人體的傷害。
由此可見,
人體本身有著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
夏天在自然環境下做些適當的運動,
出出汗,
對身體有好處。
(廖月堯 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