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綠青的功效與作用

【拼 音】LVQING

【英文名】Malachite

【異名】石綠(《唐本草》)、石碌(《本草衍義》)、大綠(《綱目》)

【來源】碳酸鹽類礦物孔雀石的礦石

【炮製】《本草圖經》:"綠青, 揀取上色精好者, 先搗下篩, 更用水飛過至細, 乃再研治之。 "

【性味】味酸, 性寒, 有小毒。

【歸經】《玉楸藥解》:"入足厥陰肝經。 "

【功用主治】治痰迷驚癇, 疳瘡。

①《別錄》:"主益氣, 療鼽鼻, 止泄利。 "

②《本草圖經):"吐風痰。 "

③《玉楸藥解》:"清涼重墜。 治風痰壅閉, 急驚昏迷。 "

【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1. 急驚昏迷。 用綠青四兩、輕粉一錢, 共研細。 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藥灌下。 痰吐即愈。

2. 風痰迷悶。 用綠青十兩, 烏頭尖、附子尖、蠍尾各七十個,

共研為末, 加糊做成丸子, 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 薄荷汁合酒送下。 吐出痰涎便是見效。

3. 小兒疳瘡(腎疳, 鼻疳, 頭瘡, 耳瘡等)。 用綠青、白芷, 等分為末。 先以甘草水洗瘡, 再搽藥。

【宜忌】體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