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伏天裡吃冷飲注意細節

文章導讀

伏天到了, 悶熱的天氣讓人會想到冷飲, 吃一根雪糕喝一杯啤酒, 一瞬間就會清爽許多。 殊不知, 這些涼性的東西, 對身體有多大傷害啊,

對人體腸胃功能有損失, 如何在夏季裡健康吃冷飲呢?

有人喜歡一次吃個痛快, 吃冷飲一定要注意掌握量。 冷飲的攝入量, 一次以150ml左右為宜。 其主要成分是水, 其次是少量礦物質, 還有的飲品含有糖分或酒精、脂肪、食品添加劑等。 這些冷飲營養素密度較低, 不能作為主要食物來提供營養, 如過量攝入冷飲, 會影響到其他主要食物的攝入量;並且大量冷飲進入消化道, 過冷也可嚴重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腸功能。 正常消化液中含有胃酸及消化酶類, 有助於殺死進入消化道的細菌及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如一旦消化液減少, 食物的消化吸收就會受到影響, 並易造成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 有害健康。

不宜在飯前或飯後吃冷飲;不宜在吃完熱的食物後立刻吃冷飲。

冷飲在兩餐之間食用較好。 飯前吃冷飲會影響食欲, 導致營養素攝入不足。 飯後立即吃冷飲, 使胃酸分泌減少, 消化系統免疫功能下降, 導致細菌繁殖, 引起腸炎等腸道疾病。

#p#副標題#e#

此外, 冷飲並非人人適宜。 嬰兒忌食冷飲, 幼兒少吃冷飲;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十二指腸/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膽囊炎及長期腹瀉、消化不良的患者, 消化系統功能較差, 吃冷飲容易刺激消化道黏膜, 影響消化功能, 加重病情;齲齒、牙本質過敏患者食用冷飲會誘發牙痛;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患者大量食用冷飲會突然刺激腸道, 使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 容易誘發腦溢血;咽喉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及關節炎患者冷刺激可使咽喉部炎症加重或誘發咳嗽,

或引起舊病復發;腎病患者食用含有香精、色素、香料等成分的冷飲, 會加重腎小球過濾、排毒的負擔, 同時可使浮腫症狀更加嚴重;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如食用的冷飲中含有較多的糖, 可使血糖升高, 病情加重;

肥胖患者食用的冷飲中含糖多, 會增加肝糖原轉化為脂肪, 使身體更加肥胖, 容易誘發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缺鈣患者食用冷飲中的香精、香料、檸檬酸可與體內的鈣離子結合, 使血中游離的鈣減少, 影響兒童骨骼及牙齒的發育;對於老人來說, 則可誘發骨質疏鬆、骨折、肌肉疼痛及疲勞等;婦女在月經前後及月經期間不宜吃冷飲, 以免引起月經紊亂,

造成痛經、閉經等病症;夏天愛運動的人不宜喝冷飲, 因為鍛煉時體內血液大多集中在體表, 消化系統暫時處於貧血狀態, 喝下冷飲, 可使血管收縮, 加重貧血, 對身體健康不利。

此外還應注意忌吃不衛生、不新鮮的冷飲。 吃冷飲以“色清、味美、品鮮”為佳, 要認真查看冷飲是否衛生、新鮮。 由於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在零下170攝氏度的低溫下生存。 因此, 吃了不潔的冷飲, 就會危害身體健康, 故沒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 一般的果汁類飲料應沒有沉澱, 瓶裝飲料應該不漏氣, 開瓶後應有香味。 鮮乳為乳白色, 乳汁均勻, 無沉澱、凝塊、雜質, 有乳香味。 罐頭類飲料的鐵筒表面不得生銹、漏氣或漏液,

蓋子不應鼓脹, 如果敲擊罐頭時呈鼓音, 說明已有細菌繁殖, 也不能食用。

吃冷飲固然很涼爽, 但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 不能為了一時的涼快, 而忽視了冷飲對疾病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