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古人留下的它讓你享受做女人的“快感”

姨媽痛有多痛, 你經歷過嗎?

痛到噁心想吐有沒有?

痛到出冷汗有沒有?

痛到四肢發涼有沒有?

疼得厲害還有人跟你說“喝點熱水”,

是不是很絕望?

每次只能吃去痛片緩解, 可是下次依然痛甚至更痛是不是?

身邊有不少朋友痛經, 甚至都能痛到暈過去, 那是不是沒有好的辦法解決了呢?

中醫告訴你並不是。

痛經, 大多由於寒瘀阻滯, 1張古方用了1千多年一般來說, 痛經是指月經期或月經前後出現的以下腹疼痛、墜脹, 伴有腰酸及其他不適的一系列症狀。 醫學上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 原發性一般是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 繼發性一般是盆腔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 臨床常見的以原發性痛經為主。

民間流傳這樣一個說法:結婚後痛經會自然消失。 那麼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一般說來, 原發性痛經, 可能與子宮位置有關, 如果子宮過度前傾或過度後傾, 經血與剝脫的子宮內膜就不能順利地經子宮頸口流出, 這樣就會引發痛經, 在女性分娩後, 子宮口會變得鬆弛, 經血與剝脫的子宮內膜容易排出, 所以痛經會消失。

但是引起痛經的原因還有許多, 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發育不良、附件炎、盆腔炎、宮內置節育器等引起的痛經並不會有所改善。

所以及時就醫是非常必要的。 痛經, 大多由於寒瘀阻滯, 1張古方用了1千多年中醫對於痛經的認識較早, 治療也相對成熟。

臨床最常見的證型是寒瘀阻滯型, 一般表現為經行腹痛、汗出肢冷、噁心欲吐、甚則暈厥、面色蒼白、兼有血塊,

用熱水袋捂方能緩解。 早在漢代張仲景的著作《金匱要略》中就明確提到了治療方藥:溫經湯。

吳茱萸10克、 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 、黨參10克、 桂枝10克、姜半夏10克、 阿膠10克 丹皮10克、甘草10克、生薑15克、麥冬15克。

一般在月經來的前三天開始服用, 直到月經結束, 通常要連續治療三個月經週期。 臨床用藥因個人情況不同有所加減, 不可拘泥原方。

痛經, 大多由於寒瘀阻滯, 1張古方用了1千多年那麼除了喝中藥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有。 通過艾灸的方式也能有效緩解痛經。 用艾條灸下腹部神闕、氣海、關元穴即可。 神闕在肚臍中心, 氣海在肚臍下1.5寸處(大約兩橫指), 關元在肚臍下3寸處(大約三橫指)。 一般灸20-30分鐘為宜。

那麼有什麼食療的方法嗎?

有。 平常大家都知道的生薑紅糖水是一種, 在此介紹另一種,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30g, 羊肉500g, 生薑30g。 煮湯溫服。 如果是夏天不建議用羊肉太多, 容易上火。

痛經與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以日常也要注意, 月經前後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用冷水, 忌過量運動, 同時要注意經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