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如何預防毒蘑菇中毒
蘑菇味美, 有營養, 但並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成為盤中美餐。 近日, 四川省彭州就發生一起因食用野蘑菇而造成的中毒事件, 造成十一人中毒。
根據四川省衛生廳的通報, 10月份, 四川省共發生食物中毒事件4起, 發病174人, 造成兩人死亡。 專家提醒野蘑菇不可亂食。
對於一般人來說, 很難判定蘑菇是否有毒。 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往往混生, 形態相似, 辨別困難, 導致誤食中毒現象屢見不鮮。 如何判斷有毒蘑菇?儘量避免蘑菇中毒。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監所專家給出具體建議。
蘑菇又稱蕈, 肉質細嫩,
一、蕈的形態特徵
蕈的形態結構包括菌絲體和子實體兩大部分。 菌絲體是白色絲狀物, 當溫度、濕度適宜時菌絲體大量生長繁殖, 產生子實體, 子實體就是我們常見的菌體, 外形像傘, 主要由菌蓋、菌褶(管)、菌柄三部分組成, 有的還有菌環和菌托。
二、毒蘑菇中毒的症狀
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 一般分為五種類型。
1、胃腸類型。
2、神經精神型。 表現複雜多樣, 潛伏期一般為半小時至四小時, 病人產生幻覺、狂笑、手舞足蹈、走路不穩, 出現幻視症, 還有可能類似精神分裂症。 重症病人出現抽風、昏迷等。 也有病人出現流口水、流淚、大量出汗、血壓下降等, 甚至相反症狀。 中毒病程為1-2天, 很少死亡。
3、溶血型。 潛伏期6-12小時, 最長可達2天。 最初為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症狀, 發病3-4天后皮膚變黃, 肝脾腫大, 肝區疼痛。 嚴重者心律不齊、抽風、昏迷。 可能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導致死亡。
4、臟器損害型。 最為嚴重, 病情兇險, 搶救若不及時, 死亡率極高。
5、日光皮炎型。 潛伏期24小時左右, 在手指、腳趾、上肢和面部出現皮疹, 甚至疼痛、腫脹。
三、怎樣預防毒蘑菇中毒
引起中毒主要原因是誤采、誤服和烹調方法不當所致。 預防毒蕈中毒應注意以下兩點:
1、熟識毒蕈的形態, 注意區別:凡有菌環、菌托的野生蕈最好不要食用, 雖然這一大類野生蕈包括一些可食蕈, 但其毒蕈形態與可食蕈相似, 很難辨別, 易誤食。 對不認識的野生蕈千萬不要採集食用, 為了自身的健康, 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
2、民間流傳很多毒蘑菇的辨別方法, 如與大蒜、燈芯、銀器共煮, 能使之變黑;蟲子能吃的或能生蛆的無毒;樣子不好看的或破損不變色的可食用等等。 經調查與試驗證實這些方法均不夠完善可靠。
四、發生中毒後怎麼辦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發病, 必須立即到醫院救治。 目前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 儘早排除毒素對治療效果非常重要, 治療越早, 效果越好。 治療原則是:
1、儘早迅速排除毒素。 及時催吐、洗胃、導瀉、灌腸非常重要, 早期可大量輸液, 使病人排尿, 排除毒素。
2、胃腸炎患者應積極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平衡紊亂。
3、神經症狀者應用阿托品、鎮靜劑, 加強對病人進行良好監護。
4、嚴重中毒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5、對毒傘、白毒傘造成的中毒早期可使用含巰基的解毒藥, 如二巰基丙磺酸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