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痛經是女性朋友們常見的疾病, 主要表現為在月經期間或前后會出現下腹部疼痛、急劇腰酸、頭暈乏力等癥狀。 痛經雖不是什么大病, 但痛苦卻難以忍受。 那么, 痛經是什么引起的呢?
中醫認為, 痛經是由于“寒”、”濕”和“氣滯”三類原因而引起。 具體來說:
一、肝氣郁結
肝氣郁結是痛經的最常見原因。 肝臟主管臟腑的氣血調暢, 如果肝氣郁結, 就會導致氣滯血淤, 經脈阻滯, 出現經血不暢、疼痛的情況。
二、寒濕侵襲
寒濕是導致痛經的另一種常見原因。 寒濕往往會影響子宮和腎臟的功能, 影響子宮的收縮力和子宮內膜的代謝, 進而導致痛經。
三、氣滯
氣滯是指機體內的氣血不暢, 無法流通導致的癥狀。 氣滯多為心脾肝等器官功能失調。 如果身體中的氣滯不解決, 也會導致痛經的出現。
綜上所述, 痛經的原因較為復雜, 除了上述三大類原因之外, 還有養生不當、疲勞、情緒波動等因素也會引起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