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雞腳刺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貴陽民間藥草》。

【拼音名】Jī Jiǎo Cì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別名】三顆針、九蓮小檗、雞足黃連。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

採收和儲藏:栽後5-6年即可收穫, 一般全年可采, 秋季為佳。 全根挖起, 洗淨, 砍下莖幹, 鮮用或幹用。 幹用時先把新鮮粗根或莖幹斜切成約0.5cm厚的薄片, 細根則切成約3cm長的短節, 炕幹、烤幹或太陽上曬乾, 但不宜於烈日下曝曬。 幹品用篾包包裝運輸或貯藏, 放置於乾燥處, 防止受潮而發黴變質。

【性味】苦;性寒;

【歸經】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主濕熱瀉痢;熱淋;目赤腫痛;牙齦紅腫;咽喉腫痛;痄腮;丹毒;濕疹;熱毒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 外用:適量, 乳汁泡點眼;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 健胃, 消炎。 去眼熱, 明目。

2.《貴陽民間藥草》:清火, 解毒, 健胃, 明目。 治濕熱黃疸。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