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重宏觀,西醫重微觀

關於“中醫宏觀, 西醫微觀”的認識, 也是需要給大家闡明的一個問題。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 筆者想起了曾經有人拿挑西瓜來打的一個比喻,

說:西醫看病就像挑西瓜, 需要把西瓜切開, 看熟了沒有, 什麼顏色, 瓜子的大小, 甚至嘗一下甜否。 你看是熟了, 我看也熟了, 他看也同意我們的觀點, 只要眼睛沒問題, 味覺功能正常, 都可以對這個打開的西瓜品頭論足, 結論很容易達到一致---代價卻是這個西瓜已經不完整了。

中醫的方法則是首先看西瓜的外表:大小, 顏色, 瓜蒂的情況, 再拍一下瓜的波動感, 甚至聞一下等, 而且還要根據今年的氣候條件, 西瓜的產地, 運輸的途徑等很多相關經驗, 才能得出最後的結論, 綜合分析這個瓜到底熟了沒有, 甜否, 翻沙沒有等。 對選瓜的人來說難度比較大(不像西醫看一下那麼容易), 要積累很多經驗和知識, 知曉天文地理和人情世故,

同時也不容易達成共識。 奇怪的是, 多數人對於中醫那種挑西瓜的方式都表示認同, 卻對中醫那種看病方式看成不科學?用《內經》的經典語言來描述, 就是:謹熟陰陽, 不與眾謀!

以上那個挑西瓜比喻雖然不是直接解說“宏觀”和“微觀”的含義, 但從中不難看出, 中醫和西醫在疾病診斷方面存在的不同。 中醫是以大看小, 西醫則是以小看大。 借用現代科學術語來說, 就是一個更“宏觀”一個更“微觀”。 以“胃脘痛”這種病症來舉例, 中醫只需要從其證屬寒、熱、虛、實之不同, 再細一點則會辨為虛寒、真寒、實熱、虛熱、寒熱錯雜、肝氣犯胃等之不同, 然後對證治療即可。

西醫對此則不同, 除了需要確定是否胃炎、胃潰瘍、胃痙攣等的疾病外,

還要排除肝、膽、脾、腎、胃、毒(如鉛中毒)等原因, 需要做胃鏡、腸鏡、肝膽等B超、微生物檢查、血液化驗, 甚至胃部組織的病理切片等。 總之, 只要確定不了“胃脘痛”的明確原因, 就需要一直檢查、化驗下去, 直到用完全世界目前所有的檢查方法和設備, 但結果可能還是依然不能明確。

#p#副標題#e#

換句話說, 在西醫沒有明確“胃脘痛” 的病因之前, 其所採用的治療方案和方法都是“蒙著”來的。 儘管說, 那樣“蒙”的方法有時也能起到治療效果, 但相對于中醫本身就強調宏觀辨證診治來說, 西醫的治療方法無疑是漫無目的的, 或者說是目的不明確的。 正是因為微觀認識上存在無窮無盡的未知領域, 當今的西醫檢測設備所能檢測、化驗出來的人體異常指標並不高。

據統計, 目前能通過醫療儀器檢測清楚的人體健康指標只占30%左右, 有超過70%的健康問題還無法用現有的檢測技術來獲得滿意結果, 而且, 那些潛在的疾病危機更是有近95%的指標得不到明確的檢測。 另一項研究則表明, 如果癌症檢測技術再進一步細化,

所有人的身體上都能檢測出癌細胞來, 因為所有人的身體上隨時都在產生變異了的細胞, 也就是癌細胞, 只是多數人都可通過自身能力而清除之, 根本不會真正患上癌症, 也就說, 沒有必要一見到體內檢測出癌細胞, 就確定患有癌症或早期癌症。 因此, 完全依賴檢測指標來定性自己健康與否的想法是不科學的, 甚至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