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補什麼有道理嗎?
祖國醫學早就認識到動物的臟器與人體的臟器在形態、組織、功能上十分相似。 在人體內臟功能發生病變時, 用相應的動物臟器來治療, 或單獨使用, 或配伍使用, 或作為治病, 或作為補益, 往往能收到一定的療效。 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說:“以胃治胃, 以心歸心, 以血導血, 以骨入骨, 以髓補髓, 以皮治皮。 ”這裡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祖國醫學中的“以髒治髒”、“以髒補髒”及“以類補類”養生原則是被廣泛認同的。
中醫同時也認為, 動物臟器是“血肉有情之品”, 因此能產生“同氣相求”的藥效。 這裡所指的意義不僅只是動物的臟器可以補益人體的同名臟器,
中醫養生學認為, “吃啥補啥”的原理也要講究辨證選服。 如豬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磷、鐵、維生素等, 能加強心肌營養, 增加心肌收縮力, 有補心安神的作用, 民間藥膳“朱砂燉豬心”, 就多用於治療驚悸、心跳、心慌等症。 補血選“肝”當以羊、豬、兔肝補血最佳,
中醫營養學認為, 還可“以髓補髓”。 因“髓中之髓”是指人體的骨髓、腦髓、脊髓三髓。 一旦三髓的功能減弱或發生紊亂, 則數病可發, 諸如貧血、小兒智力發育遲緩、中老年人骨質疏鬆、月經不調、失眠、頭痛等, 所以日常人們不妨多吃髓類食品,
因此, 當您在身體不佳, 出現了心、肝、脾、肺、腎或腦不良症狀時, 不妨選用相應的臟器進行食補。 但需要提醒的是:“以髒補髒”的選服原則絕對不包括野生動物的臟器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