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
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就是西醫療法和中醫療法兩種, 治療原則是應用消炎藥物, 殺滅病原菌;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案,
一、小兒肺炎的西醫藥治療
1.抗生素治療:用於細菌性肺炎。 首選青黴素5—10mg/kg/日, 分2次肌注, 至熱退3天。 若效果不佳或過敏者, 可用林可黴素30—50mg/kg/日, 分2次靜滴。 頭孢噻肟(凱福隆)50-100g/kg/日, 分2次靜滴。 輕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羥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50—100mg/kg/日。 弗萊莫星(羥氨苄青黴素)25~50mg/kg/日, 分2—3次。 紅黴素是治療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物, 可予30~50mg/kg/日, 分3-4次口服, 或20-30mg/kg/日靜滴。 濃度0.5-1mg/ml。
2.抗病毒治療:利巴韋林(病毒唑)10-20mg/kg/日, 分3次口服, 或10-15mg/kg/日, 分2次靜滴, 無環鳥苷15—20mg/kg/日, 分2-3次靜滴。
3.對症處理
(1)吸氧:有紫紺者予吸氧。
(2)鎮咳:非那根0.5-1mg/L, 口服或肌注。
(3)化痰:—糜蛋白酶霧化吸人。
二、小兒肺炎的中醫藥治療
1.發熱無汗, 嗆咳氣急, 痰白而稀或多泡沫,
治法:辛溫宜肺, 化痰止咳。
方藥:麻黃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蔥白10克、淡豆豉10克、荊芥6克、半夏6克、萊菔於10克。
中成藥:小青龍沖劑1/2-1袋, 每日2次。
(2)風熱襲肺:發熱, 有汗, 口渴, 咳嗽痰黏或黃, 氣促鼻煽, 面赤唇紅, 咽紅, 指紋青紫多在氣關, 脈浮滑。
治法;辛涼解表, 宜肺化痰
方藥: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黃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
中成藥:射麻口服液每次1/2—1支, 每日2次;止咳橘紅口服液, 每次1/2-1支, 每日2次。
(3)痰熱阻肺:壯熱, 咳嗽而喘, 呼吸困難, 氣急鼻煽, 口唇紫紺, 面紅口渴, 喉間痰鳴, 聲如拽鋸, 胸悶脹滿, 泛吐痰涎, 舌紅苔黃, 脈弦滑, 指紋紫至氣關。
治法:清熱宣肺,
方藥:麻黃3克, 射干6克, 葶藶子、杏仁、地龍、鉤藤、黃芩、竹茹各10克, 生石膏25克。
中成藥:竹瀝水, 每次5~10ml, 每日3次。
(4)陰虛肺熱:潮熱盜汗, 顴紅唇赤, 乾咳無痰或痰黏難吐, 舌質嫩紅、舌苔光剝少津, 脈細數, 指紋沉紫。
治法:養陰清熱, 潤肺止咳。
方藥: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生扁豆、炙杷葉、川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 甘草3克。
中成藥:養陰清肺糖漿, 每次5—10ml, 每日1次;川貝楷杷霹, 每次5—10ml, 每日2次。
(5)脾氣虛:低熱起伏, 面色白光白, 動測汗出, 咳嗽無力, 微微氣喘, 喉中痰鳴, 神倦懶言, 納呆便溏, 舌質淡苔白, 脈細無力, 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健脾, 調和營衛。
方藥:太於參、生黃芪、茯苓、白術、五味子、麥冬各10克、生薑3片、大棗5枚, 陳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藥:玉屏風散, 每次1袋, 每日2次。
2.變症
(1)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 口唇發紫, 呼吸淺促, 額汗不溫, 四肢厥冷, 虛煩不安, 右下出現痞塊, 舌質紫舌苔溥白, 脈象虛數或結代。
治法:溫補心陽, 救逆固脫。
方藥:人參10克、附子10克、乾薑3克、炙甘草6克、龍骨(先煎)20克、牡蠣(先煎)加克、當歸10克, 丹參10克。
(2)邪陷厥陰:壯熱神昏, 煩躁譫語, 四肢抽搐, 口噤項強, 兩目上視, 舌質紅絳, 指紋青紫, 可達命關, 或透關射甲。
治法:平肝熄風, 清心開竅。
方藥:羚羊角粉(沖服)1.5克、白芍10克、鉤藤10克、生地10克、黃芩10克、菖薄10克、遠志10克、天竺黃10克。
中成藥:紫雪散, 牛黃清心丸。
以上就是關於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介紹, 家長朋友掌握了相關疾病的常識, 才能減少疾病帶給寶寶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