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血病症狀莫忽視 預防要從家居做起
廣州日報訊(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游華玲)近日, 深圳文人羅爾為白血病女兒籌款的事件刷爆了朋友圈。 白血病占兒童腫瘤發病總數的三分之一, 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家長如何及時發現孩子白血病的蛛絲馬跡?兒童白血病選擇何種治療方式?兒童白血病可以治癒嗎?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白血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黃仁魏教授一一為大家解答。
兒童白血病的3個危險信號
兒童急性白血病起病大多數比較急, 早期多表現為發熱、貧血和出血。 由於白血病細胞在骨髓中大量增生以及白血病細胞產生對正常造血抑制的物質,
發熱:這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 發熱的原因一是腫瘤熱, 即白血病細胞本身釋放致熱物, 引起體溫升高;另一原因是繼發感染, 由於正常白細胞尤其是成熟的粒細胞缺乏, 機體的正常防禦機能出現障礙, 從而引起感染而發熱。 因此, 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尤其是反復發熱)時, 家長們應提高警惕性, 不要自認為孩子是單純的感冒發燒, 一定要及時送醫。
貧血:為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白血病細胞導致紅細胞系造血抑制,
出血:半數以上的白血病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出血的部位以皮膚和黏膜最多見, 常常表現為皮膚出血點或瘀斑、鼻血、牙齦出血、口腔舌頭血泡等, 月經來潮後的女孩會出現月經增多。 嚴重者可發生內臟、顱內出血, 如出現嘔血、咳血痰、拉黑色大便、血尿等, 可導致兒童死亡。
此外, 兒童白血病還可能引起肝、脾、淋巴結腫大。 白血病細胞可能浸潤中樞神經系統, 導致患兒出現頭痛、噁心、嘔吐,
治療:小孩大多不需要骨髓移植
黃仁魏表示, 與成人白血病相比, 兒童白血病具有更高的治癒率, 特別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癒率特別高, 9歲以下的兒童大多不需要骨髓移植, 通過藥物化療可能治癒。
目前針對兒童白血病的治療方式主要為聯合化療, 大多數患兒通過正規的化療流程, 都可以恢復健康, 少數高危患兒需要骨髓移植治療。 兒童白血病的治療週期較成人長, 一般治療時間在2-3年, 家長要有充分的耐性和心理準備與孩子一同長時間對抗病魔。 若經過2-3年化療後, 停藥觀察5年未復發, 之後復發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預防:注意避免室內苯污染
研究表明, 一些化學物質的接觸的確可增加兒童患白血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