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五大注意事項 早睡晚起重點養心
12月22日便迎來一年一度冬至節氣, 冬至節氣到來, 預示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到來了, 冬至前後被人們譽為進補的最佳時期, 然而冬至養生主要包括起居、養心、藥物、飲食、進補禁忌等五個方面, 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 應早睡晚起, 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 同時也要多穿衣服, 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 養其神也, 不妄勞作, 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 就能保養神氣, 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 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除了保證夜間睡眠, 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 但要避免睡時著涼。 其次, 要注意防風防寒。 再次, 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 以利陽氣的生長。
冬至時節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 避免損傷陽氣。
二、壯不競時, 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 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 心底寬自無憂。 冬季養生, 要靜神少慮, 保持精神暢達樂觀, 不為瑣事勞神, 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 積勞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 護後天之氣
冬令氣候趨寒, 天地陽氣潛藏, 應之人體, 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 在這個階段, 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 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 護後天之氣為主。 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 生命之根。 腎氣充盛, 機體代謝能力強, 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 又是氣血生化之源, 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 所以, 這個季節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 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藥宜平和, 藥量宜小;注重脾腎, 兼顧五臟;分類論補, 調整陰陽;掌握時令, 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 少用水煎湯劑;藥食並舉,
四、審慎調食
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 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 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 無疑會讓大家接受。 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 中醫又分為幾大類。 天寒地凍, 首選溫補類食物。
冬令時節飲食調理, 要針對不同的個體, 相應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 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 以中醫學的角度而言, 不同時間裡出生的人, 性格不同, 因而對飲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根據我國古代五行形相學認為, 人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 每種人的體質不一, 食補也各異。
五、進補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 在嚴冬季節, 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 但不宜盲目食狗肉, 以免食用狂犬肉, 染上狂犬病。 吃狗肉後不要喝茶, 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 會生成一種物質。 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二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二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