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篩竇粘膜增厚
鼻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五官部位, 如果鼻子出現問題的話, 會讓人沒有辦法正常的呼吸, 而且也會影響到氣味的辨別, 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比較常見的鼻部疾病可能就是雙側篩竇粘膜增厚, 下面就來給人們具體的介紹一下這種疾病, 讓人們可以好好瞭解。
在鼻竇中, 以篩竇解剖最為複雜, 特別是前組篩竇開口處的半月裂孔及其附近的鉤突和篩漏斗等, 是中鼻道內的
小突起和溝狀間隙, 稱為竇口鼻道複合體。 該處是鼻腔吸入氣流衝擊之處, 也是細菌、病毒、吸入性抗原(變應原)最易侵入的部位。 無論感染或變態反應, 開始都是表現為該處粘膜腫脹, 纖毛運動停止, 篩竇通氣和引流受阻, 然後才波及到其他鼻竇。 由於篩竇引流不暢, 若有炎症不易消散, 很易遷延成為慢性。
症狀
1、全身症狀:精神不振, 易倦, 頭昏, 記憶力減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 急性發作, 有畏寒, 發熱, 食欲不振, 便秘, 周身不適。
2、局部症狀:(1)流膿鼻涕為主要症狀, 粘膿性或膿性, 前組鼻竇炎, 易從前鼻孔擤出, 後組鼻竇炎, 多經後鼻孔流入咽部, 牙源性上頜竇炎的鼻涕常有腐臭味;(2)鼻塞;(3)頭痛:(4)視力下降。
3、嗅覺障礙:嗅覺減退或消失,
4、反射性神經痛 可有面痛牙痛乳突頸部肩背等處神經痛
5、後鼻滴涕 可在低頭時或頭位變動時有膿性分泌物自後鼻孔流至咽部吐出後症狀暫時緩解
篩竇結構狹窄, 正常發育的篩竇前後長4~5cm, 前篩高2.5cm, 寬0.5cm, 後篩寬1.5cm, 篩頂寬0.3cm。 在這樣狹小的範圍內進行手術, 如果出血或照明不佳, 就易損傷外側壁紙樣板和篩竇頂部的篩板。 傳統的篩竇炎手術無法徹底識清病灶, 定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很容易遺留病根造成病情反復發作, 且易造成併發症:顱底骨質損傷、顱內出血、顱內感染、視神經損傷、嗅覺減退或喪失等。 目前最常用的是外用中藥薑氏鼻炎膏, 每天兩次, 治療徹底。 患者在治療時, 應避免傳統的篩竇炎手術。
診斷方法
臨床檢查可見息肉阻塞中鼻道, 中鼻甲和鼻中隔結節部肥厚, 嗅裂, 中鼻道有膿性分泌物。
1.X線鼻額位元可見篩竇陰影模糊和病變範圍。
2.CT冠狀面掃描可見篩竇粘膜增厚及篩頂有無骨質破壞, 軸位元掃描可見病變前後範圍及紙樣板有無缺損或骨質破壞。
3.試驗穿刺 先用含1‰腎上腺的1%的卡因棉片使中鼻道收縮, 並行粘膜表面麻醉, 再用5號長針頭刺入篩泡, 注入少量滅菌生理鹽水, 抽出, 檢查是否混濁, 也可做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試驗。 此法有一定難度和危險性, 須由有經驗的醫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