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下肢靜脈栓塞護理措施?

近些年來, 下肢靜脈栓塞的發病率逐漸升高, 下肢靜脈栓塞在臨床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多發病, 下肢靜脈血栓會造成患者肢體腫脹疼痛, 一般患病比較輕的是很可能致殘的, 喪失勞動能力, 嚴重是會引發肺栓塞, 導致人死亡的, 因此有效的預防以及護理對於下肢靜脈栓塞患者減輕疼痛有很好的幫助。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措施:

1、認識危險因素:例如:惡性腫瘤、創傷、妊娠分娩、長期臥床、尤其是患者大手術後、偏癱、截癱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 這類人群都存在患下肢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

2、機械性預防:

對存在誘發下肢靜脈血栓危險因素的患者和家屬, 要積極進行早期預防的衛生宣教工作, 並科學的指導患者及患者家屬做好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

①術後臥床期間, 要定時變換體位, 每2小時翻身一次, 以促進下肢靜脈血回流。

②指導並監督患者進行下肢的主動或協助患者被動運動,

説明患者進行局部按摩, 以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督促患者多做足伸屈運動,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可穿醫用彈力襪, 幫助促進下肢靜脈回流。

③需要長期靜脈輸液或輸入高濃度及對血管有刺激的藥物時, 應選擇大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 宜選用上肢, 儘量避免選用下肢, 因長時間臥床制動, 血流緩慢容易誘發靜脈血栓形成。

3、藥物性預防:

主要針對抗血液的高凝狀態, 進行中西醫結合藥物預防性治療。

4、治療護理

(1)、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後患者要絕對臥床休息, 抬高患肢, 高於心臟水準20-30cm, 制動, 可以局部熱敷, 但禁止按摩, 以免造成靜脈血栓脫落, 而形成肺動脈栓塞。

(2)、注意患肢腫脹、疼痛以及體溫、皮溫、脈搏的變化, 每日測量並記錄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徑, 並與以前記錄和健側相比較。

(3)、加強藥物治療護理, 經靜脈使用抗凝溶栓藥物期間, 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 需經常進行血液化驗, 注意患者有無咳嗽、呼吸困難等肺栓塞症狀。

(4)、做好生活護理, 患者需要絕對臥床休息, 協助做好生活護理, 注意保暖, 多吃水果蔬菜,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屏氣用力。

(5)、患肢症狀明顯減輕後, 鼓勵患者適當活動, 增強肌肉收縮, 活動時穿著醫用彈力襪, 可促進血液迴圈, 減輕下肢腫脹, 休息時抬高患肢,

加強靜脈回流, 預防新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