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你知道怎麼正確使用甘草呢?

配用雖廣 功有專長

有歇後語雲“藥裡甘草——百搭”, 此言雖平, 然指出其無所不伍之性, 也隱含其無足輕重之意。 若論甘草之配用, 縱覽方書可證, 《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用甘草者達120余方, 占方數之過半。 正如醫家雲:“非甘草之主病多, 乃諸方百合甘草, 始能曲當病情也。 ”理中湯用甘草恐其上, 承氣湯用甘草恐其下, 毒藥得之解其毒, 剛藥得之和其性。

若論藥性, 則《湯液本草》稱其:“可上可下, 可內可外, 有和有緩, 有補有泄, 居中之道盡也。 ”應用甘草突出者, 莫過於複脈湯。 用其通經脈, 利血氣, 複脈可謂首功。 甘草又善補中益氣,

主勞損內傷, 脾氣虛弱, 元陽不足, 肺氣虛衰等, 此時常合參芪等藥, 如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等。 甘草味甘, 甘能緩急, 可治裡急、急痛、攣急、煩躁等諸般急迫之症, 如經方芍藥甘草湯、甘草瀉心湯等。 甘草又具清熱解毒之功, 有消癰愈瘡之效, 臨床逢熱毒瘡瘍之症多用之。

藥性雖平 不可濫用

甘草藥性雖平, 臨床也應重視配伍禁忌。 “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戰草”不可不知。 清代名醫徐靈胎說:“誤用致害, 雖甘草、人參亦毒藥之類也。 ”故臨床遣方用藥應深思熟慮, 甘草之功在於甘而其弊也在於甘, 醫雲:“甘者令人中滿, ”又曰:“甘能助濕”、“中滿忌甘, 嘔家忌甘, 酒家忌甘, 諸濕腫滿及脹病, 鹹不當服。 ”在臨床中氣滯中滿者用之每見脹悶愈增。

有科研報導, 甘草可使尿量減少, 血鈉滯留, 有礙水腫之治療, 故臨床應用當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