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自己熬的中藥能隔夜嗎

中藥是現代生活中不能忽視的一種治病良方, 因為中藥的藥性十分溫和, 可以根據需要來具體配置, 因此, 對人體的副作用能夠降低到最小。 現代人也非常喜愛自己熬制中藥, 這方即方便又能夠把握藥物的特性, 但是, 自己熬的中藥能隔夜嗎?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

不能!

中藥裡含有澱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揮發油、氨基酸和各種酶、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 煎煮時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湯藥汁裡。

通過中藥湯劑中有效成分溶存率的研究, 發現沉澱反應會影響湯劑中的有效成分。 中藥大多數由多昧中藥配製組合而成, 湯劑也成了多成分的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 各種化學成分之間可發生各種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沉澱物。 如鞣質與蛋白質、生物鹼、甙類。 生物鹼與甙類、有機酸相遇後, 都會發生沉澱反應, 生成新的難溶于水的化合物, 從溶液中析出。

藥液如果長時間放置, 便為發生沉澱反應創造了條件。 沉澱物越多, 相應的有效成分就減少。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長時間放過的藥液, 便可發現上層變得更加澄清, 下層則為沉澱物, 其中一部分就是沉澱反應的產物。 可見。 過夜的中藥湯劑不應服用,

還是當天服完為好。

如果是自己煎制中藥, 時間上也是有講究的。 自行煎藥時, 一服藥一般一天煎兩次, 早上煎一次, 到晚上再煎一次, 但夏天不能這樣煎藥, 而是應當煎出一次後, 再加水煎第二次放至晚上服用, 煎出的藥液及時放入冰箱低溫保存, 飲用前應先加熱。 需要指出的是自己煎煮的中藥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

專家特別強調, 有些人把藥材放入冰箱內以延長存放時間, 這種做法也是不恰當的。 將藥材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 不僅各種細菌易侵入藥材, 而且冰箱內濕度大, 藥材也容易受潮發黴。 夏季空氣濕度比較大, 最好將藥材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