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氣功”的基本理論
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三字來概括, 若就與氣功關係比較密切的當屬定學。 定即禪定。 禪是梵語之略, 義譯靜慮、思惟修, 包括止與觀兩個方面, 故止觀常被作為禪定的別稱。 《大乘義章》解釋說:“止者, 外國名奢摩他, 此翻名止。 守心住緣, 離於散動故為止。 止心不亂故複名定。 觀者, 外國名毗婆舍那, 此翻名觀。 于法推求簡擇名觀, 達觀名慧。 ”
止和觀的物件及其修法, 根據各人的情況可以有種種的不同。 如修“止”, 或意守鼻端、臍下等處, 或數出入息, 或持念名號、咒語等等, 效果因人而異, 不必拘一。 又如修“觀”, 為對治貪欲,
對於從初修“止”到得“止”的過程,
佛教有較細緻深入的研究,
《瑜伽》稱為“九種心住”:
1、內住:或端身正坐,
或採用其它個人認為適於調身的姿勢,
把向外攀緣的思想活動,
向內收斂,
專注到預定的一事一物或一點上,
如意守臍下、數息等。
2、等住:意念專注一定的物件,
開始是短暫的,
並且是粗浮的。
經過反復串習,
排除雜念,
加意澄淨,
從而由粗浮轉入微細,
由紛馳漸趨集中。
3、安住:專注緣境,
雖較能相續,
但失念散亂,
在所難免。
能夠旋覺旋收,
攝歸正念。
4、近住:由於專注的念力增進,
思想向外攀緣的活動逐漸受到調伏,
轉向內斂,
接近正念。
5、調順:對一般認為可愛的色聲香味觸等欲境,
6、寂靜:對從內心所起的如貪、嗔、癡等煩惱, 深見身心由此所受的損害過患, 不為所擾。
7、最極寂靜:對因欲境而起的浮動和因內心煩惱而來的干擾, 由於念力集中精明倍增, 能夠隨起隨覺, 隨覺隨除。
8、專注一趣:思想集中到所緣慮的物件上, 不昏沉, 不掉舉, 明瞭決定, 無間無缺。 但尚須努力, 不得放鬆。
9、不須著意加行, 用功純熟, 自然不沉不掉, 無間無缺, 意念集中統一的境界現前——得“止”。
“近住”以前, 多屬調伏外境的攀緣, 排除較易;“近住”以後, 多為調伏內心煩惱所起的散亂, 排除較難。 在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三住位中, 由於向外攀緣暫被調伏, 邪思雜念不甘寂寞, 向內門轉, 煩惱有時橫決而出, 來勢極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