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

概述
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與何側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關係。 左心衰竭的臨床特點主要是由於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腫;而右心衰竭的臨床特點是由於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體循環靜脈瘀血和水鈉瀦留。 在發生左心衰竭後, 右心也常相繼發生功能損害, 最終導致全心衰竭。 出現右心衰竭時, 左心衰竭症狀可有所減輕。

病因
(一)前負荷過重。
(二)後負荷過重。
(三)心肌收縮力的減弱。  
(四)心室收縮不協調。
(五)心室順應性減低。
誘發因素
(一)感染:病毒性上感和肺部感染是誘發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


(二)過重的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
(三)心律失常。
(四)妊娠分娩。
(五)輸液(或輸血過快或過量)。
(六)嚴重貧血或大出血 使心肌缺血缺氧, 心率增快, 心臟負荷加重。

症狀
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與何側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關係。 左心衰竭的臨床特點主要是由於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腫;而右心衰竭的臨床特點是由於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體循環靜脈瘀血和水鈉瀦留。
一、左心衰竭.
(一)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見的症狀。 主要由於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減低所引起。 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一種表現, 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 有窒息感, 被迫坐起, 咳嗽頻繁,

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
(二)咳嗽和咯血:是左心衰竭的常見症狀。
(三)其它:可有疲乏無力、失眠、心悸等。
二、右心衰竭。
(一)上腹部脹滿:是右心衰竭較早的症狀。 常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及上腹部脹痛。
(二)頸靜脈怒張:是右心衰竭的一個較明顯徵象。
(三)水腫:心衰性水腫多先見於下肢, 呈凹陷性水腫, 重症者可波及全身, 下肢水腫多於傍晚出現或加重, 休息一夜後可減輕或消失。
(四)紫紺: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紺。
(五)神經系統症狀:可有神經過敏, 失眠, 嗜睡等症狀。
(六)心臟體征:主要為原有心臟病表現。
三、全心衰竭:可同時存在左、右心衰竭的臨床表現, 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臨床表現為主。

檢查
X線檢查心肺對診斷也有幫助,

必要時可行血液動力學監測以明確診斷。

治療
一、心力衰竭的治療:
(一)減輕心臟負荷。
1.休息。
2.控制鈉鹽攝入:減少鈉鹽的攝入, 可減少體內水瀦留, 減輕心臟的前負荷, 是治療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3.利尿劑的應用。 常用利尿劑:
(1)噻嗪類:雙氫克尿塞、氯噻酮等。
(2)袢利尿劑:速尿, 利尿酸鈉, 丁苯氧酸。
(3)保鉀利尿劑:安替舒通, 氨苯喋啶。
(4)碳酸酐酶抑制劑:醋氮醯胺。
4.血管擴張劑的應用:血管擴張劑治療心力衰竭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減輕前或(和)後負荷來改善心臟功能。 可為分;①靜脈擴張劑, 如硝酸甘油和硝酸鹽類等;②小動脈擴張劑, 如肼苯噠嗪、敏樂啶等;③小動脈和靜脈擴張劑, 如硝普鈉、酚妥拉明、呱唑嗪、巰甲丙脯酸等。 靜脈擴張劑可減輕後負荷。


(二)加強心肌收縮力。
洋地黃類藥物的應用:常用製劑:如毒毛旋花子甙K、G、西地蘭、地高辛、洋地黃葉、洋地黃毒甙等。
(三)其他治療。
1、有呼吸困難者可給予吸氧。
2、併發症及其治療:心力衰竭時常見的併發症及其治療如下:
(1)呼吸道感染:較常見。
(2)血栓形成和栓塞。
(3)電解質紊亂。
二、積極防治病因及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