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三焦科普 臟腑間的通道
“三焦”一詞最早出現于《黃帝內經》。 《靈樞·本輸》記載, “三焦者, 中瀆之府也, 水道出焉, 屬膀胱, 是孤之府”, 認為三焦為六腑之一, 其分佈從頭至腳, 無處不管。 《難經》明確提出三焦的分佈為“上焦者, 在心下, 下隔, 在胃上口……中焦者, 在胃中脘, 不上不下……下焦者, 當膀胱上口。 ”
現代中醫學認為, 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的一個特有名詞, 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一是六腑三焦, 指分佈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 為六腑之一, 體內唯三焦最大, 與五臟無表裡配合關係, 故有“孤府”之稱, 通常可以理解為臟腑之間的空隙, 為人體物質代謝的通道。
關於三焦的功能, 《靈樞·營衛生會》言簡意賅地概括為:“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即上焦宣發衛氣, 從而敷布精血津液等, 以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中焦消化與吸收飲食水穀, 從而化生氣血, 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與動力;下焦的功能與六腑十分接近, 主排泄糟粕, 以保證六腑“實而不能滿”, 還可以通過排泄二便, 保證全身氣機的正常運行, 從而助五臟“藏精氣”。
病理上, 若三焦出現異常, 氣機運行的通路被堵塞, 無以推動津液運行, 津液便可停留於身體各部位, 進而表現為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張景嶽所雲“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 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 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 即是此意。 此外, 三焦是“原氣之別使”, 若三焦不通, 會影響氣血的化生, 從而損傷正氣, 招致外邪。 三焦對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決定著人體的正氣充盈與否, 邪氣能否致病。
《黃帝內經》指出, 老者與壯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氣道是否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