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春分的養生食療原則
春分養生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 不足則補, 有餘則瀉”。 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 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 中醫養生實踐證明, 無論補或瀉, 都應堅持調整陰陽, 以平為期的原則, 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 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 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 激素水準也處於相對高峰期, 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