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健康心臟遵守保健新規則

心臟病是人類頭號殺手。 要保護心臟健康, 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心臟保健規則。 美國著名時尚雜誌《男性健康》最新載文, 給出“健康心臟的5條新規則”。

1.擴大心臟病風險評估範圍。 英國《BMC醫藥》雜誌刊登最新研究發現, 只考慮到年齡、血壓、膽固醇等因素的美國弗萊明翰心臟風險預測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據該模型預測心臟病風險為低級的人群中發生的心臟病占總病例的1/3。 因此心臟病風險預測還應該考慮家族史、吸煙酗酒等生活方式和體重指數(BMI)等因素。

2.增加舉重運動。 《力量與訓練研究雜誌》2010年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指出,

為了保持心臟健康, 除了游泳、跑步和騎自行車等間歇式有氧運動外, 還應該增加舉重等抗阻運動。 舉重可改善四肢血流, 緩解心臟負載, 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有益心血管健康。 與有氧運動相比, 舉重運動之後, 血壓保持下降水準的時間持續更長。

3.番茄降低膽固醇。 通過飲食降低膽固醇, 除了多吃高纖維食物, 還應該增加番茄。 每天一杯番茄汁, 可獲得豐富的番茄紅素能降低壞膽固醇。 《英國營養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 每天喝一杯半番茄汁, 吃兩湯匙低鹽番茄醬, 三周後壞膽固醇水準可下降8.5%。

4.消除抑鬱。 壓力過大, 應激激素水準過高, 會導致心臟病。 美國華盛頓大學最新研究發現, 抑鬱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其危險之大超過遺傳或環境因素。 研究人員認為, 這種風險在於, 心理健康問題會增加體內炎症危險, 因而更易誘發心臟病。

5.考慮CT檢查。 血液檢測可瞭解膽固醇水準, 服用他汀類藥物可使心臟病危險降低30%。 最新研究發現, 膽固醇也許不是導致體內炎症增加的唯一原因或主因。 關節炎和鼻竇炎等同樣會增加炎症因數。

2010年一項新研究指出, 如果壞膽固醇達到臨界水準, 而且C反應蛋白(CRP)水準升高, 就應該考慮做心臟CT檢查, 以排除炎症及動脈硬化的可能。

心腦血管病, 一定要心腦同治, 趙步長教授總結幾十年中西醫治療經驗, 認為心腦血管病理基礎是“虛”、“淤”、“痰”等, 提出了“供血不足乃萬病之源”、“腦心同治”兩大理論,

認為只有從多靶點預防和治療才會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心腦密切相連, 唇亡齒寒。 丹紅注射液聯合腦心通膠囊的治療方案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改善微循環、調脂、抗凝等作用。

丹紅注射液是在中藥升降浮沉理論指導下, 採用道地藥材——新疆昌吉紅花和山東臨沂紫花丹參經科學提取精製而成。 中藥經典《本草綱目》言:“丹參活血、破血、生新血, 紅花活血、潤燥、通經血。 ”首先, 兩味中藥合用可以活血、生血和行血。 活血使血液流暢, 生血使血有所養, 而行血則達到了血脈暢通的效果, 三位一體地解決了微循環供血不足的難題。 近年來,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 丹紅注射液廣泛應用於全身(腦、心、肺、肝、腎等)臟器供血不足,

對梗塞性供血不足效果尤為顯著(腦梗、心梗), 配合步長腦心通可以有效預防冠心病支架術後血管再狹窄、再堵塞以及糖尿病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