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一般中藥要熬多久

中藥熬制的時間、火候與藥效的發揮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熬中藥一定要把握好時間。 那麼一般中藥要熬多久呢?

熬中藥的容器

中藥煎煮首先是容器, 歷代醫家強調用砂鍋為佳。 因為砂鍋受熱均勻, 性質穩定, 在藥物水煎服的混合過程中, 不會影響藥物的合成和分解, 煎出的湯液品質好。 其次用搪瓷鍋、琉璃鍋、不銹鋼鍋等容器亦可, 但絕對不能用鐵鍋、銅鍋煎藥,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藥鍋煎藥前, 一定要洗刷乾淨, 除去沉積物, 這樣做一是可防止不同性質的藥物互相干擾, 二是煎煮時藥物不易沉底, 粘結和焦化。

熬中藥放多少水

中藥放入容器後, 加水是一個關鍵,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主要溶液, 如水過多則藥汁過多, 藥汁濃度降低, 加水過少, 不僅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而且容易幹鍋或藥物焦化。 正確的方法應該將藥物放入砂鍋內後將藥物攤平,

然後加水高出藥面3~4釐米(二橫指左右)即可。

中藥熬制的時間

中藥放完水後, 不要立即煎煮, 應先浸泡20~30分鐘, 使藥物濕潤變軟, 質介破裂, 有效成分就會盡可能被煎出。 煎藥時的火候和時間亦非常重要。 煎藥初時用大火(即武火), 待煮沸後應用小火(即文火)慢煎, 以藥汁沸騰而不溢出為度。 煎藥的時間應根據藥的性質及作用來定。 如滋補藥其性厚實, 滋膩性濁, 會有大量營養物質不易煎透, 故時間宜長。 頭汁一般水沸後煎40~60分鐘, 二汁水沸後再煎30分鐘。 又如發汗解表藥, 其性散發, 含揮發油多, 不宜久煎。 頭汁水沸後煎10~15分鐘, 二汁水沸後再煎5~10分鐘即可。 一般治療用藥頭汁水沸後煎30分鐘, 二汁水沸後再煎20分鐘即可。 煎煮藥時應該把鍋蓋蓋好。

但頭汁和二汁一般不少於400~500毫升(約一小碗)。

吃中藥的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某些藥物因配方後可產生相反、相惡關係, 使彼此藥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應, 因此禁忌同用。

(2)孕婦用藥禁忌:主要為避免動胎、墮胎, 因孕後婦女大多數對大寒、大熱、峻瀉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較大的藥物耐受性差, 因此對相關藥物必須忌用。

(3)服藥期間飲食禁忌:俗稱忌口, 主要為避免服藥時的干擾因素, 以便提高藥效, 可分為某一種藥物對應的忌口與不同病情條件下用藥時的忌口兩類, 前者如人參忌蘿蔔、鱉甲忌莧菜、甘草忌鰱魚、常山忌蔥、茯苓忌醋等。 後者為慢性病服藥須忌生冷, 熱性病治療期間忌辛辣、油膩, 癰瘍瘡毒、皮膚疾患忌魚蝦、鵝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4)中藥湯劑禁忌過夜服用:因為中藥裡含有澱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揮發油、氨基酸和各種酶、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 煎煮時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湯藥汁裡。 一般服法是趁溫熱時先服一半, 4~6小時後再服一半。 如果過夜服用或存放過久, 不但藥效降低, 而且會因空氣、溫度、時間和細菌污染等因素的影響, 使藥液中的酶分解減效, 細菌繁殖滋生, 澱粉、糖類營養等成分發酵水解, 以致藥液發餿變質, 服用後對人體健康不利。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 壞了大夫手”。 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 歷來醫家對此十分重視, 其有關內容也廣泛存在於《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籍中。

實踐證明, 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肉、雞、蛋、蔬菜、瓜果、醬、醋、茶、酒等普通食物, 它們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 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 均產生一定影響。

(5)中藥不宜加糖服用

一些人在服中藥時, 常因湯劑苦口難以下嚥而加糖,

對此, 有關專家指出, 一些中藥是不適宜加糖後再服用的,加糖後的藥劑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時也降低了藥效。

專家介紹, 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鹹五味。 其中, 辛能散, 甘能緩, 酸能收, 苦能澀, 鹹能軟,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 有些中藥加了糖就會改變苦味湯藥的藥性而影響療效。

一些苦味藥能刺激末梢神經, 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 以達到幫助消化、促進食欲的目的。 如果在藥裡放了很多糖, 完全掩蓋了苦味, 就會失去健胃之效。

另外, 中藥的化學成分一般都比較複雜, 糖特別是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鐵、鈣等元素, 一旦與中藥裡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結合後, 就會引起化學反應, 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效。

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