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謹防運動性損傷 熱身不足會誘發損傷
打個羽毛球, 膝關節腫了, 遊個泳, 肩膀開始痛了……在我市多家醫院的運動醫學門診和創傷骨科, 運動損傷的病人並不少見。 雖說在數量上較春夏秋三季有所減少, 但病情普遍要重一些。
冬季運動損傷多與熱身不足有關
近日, 在市李惠利醫院的運動醫學門診, 半天工夫就來了11名運動損傷的病人。 有打羽毛球時突然腿一軟, 隨後膝關節就腫起來的, 有做瑜珈引起肌肉、韌帶拉傷的, 有打籃球傷了踝關節走不了路的。
經詢問, 醫生發現, 幾乎所有病人都存在運動前熱身不足的現象。 一名打羽毛球傷了膝關節的病人說,
運動醫學門診的醫生說, 冬天氣溫低, 體表血管遇冷收縮, 血流變緩, 肌肉黏滯, 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延展性隨之降低, 如果不充分熱身就開始運動, 很容易傷到肌肉、韌帶和關節, 而且, 一旦發生運動損傷, 情況往往要比天熱時嚴重。
膝關節提前老化的受傷病人最多
從市六院的關節外科和寧大附院的創傷骨科瞭解到, 運動損傷的病人中,
市六院關節外科主任醫師章軍輝表示, 在平地行走時, 髕骨關節承受的重量是人體重量的3倍, 爬山時這一數值就上升為5到7倍。 太極拳中有大量下蹲的動作, 對於髕骨關節也是不小的考驗。
年輕人往往偏愛球類運動, 如足球、籃球、羽毛球等, 有的人是認牢一種項目, 幾乎每天都要運動1小時以上。 這樣頻繁又劇烈的運動會讓關節沒有喘息的機會, 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勞損和疼痛。 症狀較輕的病人可以通過保守療法緩解症狀,
中年女性中有不少人, 平時不太運動, 偶爾運動一次就好像要把之前的全補回來。 運動量超過了身體的負荷, 關節表面的軟骨就容易損傷, 導致病痛。
“不對症”的功能鍛煉會加重或誘發損傷
運動損傷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如果沒有骨折或韌帶撕裂等比較嚴重的情況, 多數急性運動損傷可以在幾天或幾周內自行好轉。 一旦超過1個月, 仍有明顯疼痛或活動受限的, 就要考慮是慢性損傷了。
“來醫院就診的, 多是慢性損傷的病人。 ”寧大附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葉如卿透露, 不少病人會在運動損傷發生後, 採用一些不恰當的功能鍛煉, 讓原本簡單的急性損傷變成了棘手的慢性損傷。
比如, 有的市民, 肩膀痛了, 反而去拉單杠、拉吊環、掄胳膊, 這些過肩的動作容易造成肩胛下滑囊損傷、肩袖撕裂, 進一步加重了病情。
還有一些老年人, 自感腿腳不靈活, 走路時容易突然打軟腿, 於是開始練習下蹲, 結果沒能增加腿部的力量, 反而造成了半月板撕裂。
事實上, 功能鍛煉要在急性損傷好轉後開展, 並且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這樣才能幫助受傷的部位更快、更好地恢復功能。
運動的方式和頻率都要因人而異
要避免損傷, 關鍵在於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一般來說,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和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都可以選擇激烈的球類運動, 但前者一周可以兩三次, 後者一週一次為宜, 最多不超過兩次。
還有一些運動就像雙刃劍。 比如, 打太極、騎自車行對頸肩有好處, 對膝關節則弊大於利, 游泳對頸椎和膝關節有好處, 對肩關節有一定的影響, 爬山可以鍛煉心肺功能, 但對膝關節有磨損……對於普通市民來說, 不妨在運動上“花心”一些, 經常變換種類, 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運動前, 熱身一定要做足。 市李惠利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專家、骨科主任醫師李瑾建議, 夏天熱身一般5分鐘左右就夠了, 冬天要增加到10分鐘以上。 方式有拍打全身肌肉、活動四肢、下蹲等。 如果是激烈的對抗比賽, 還可以通過慢跑、按摩來熱身, 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應激能力。
發生運動損傷後, 病人要做的是靜養和制動, 並視情況熱敷或冰敷。 幾天後沒有改善的, 最好還是到專科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