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反復要調脾
前不久, 我的一個患者朋友小張哭訴:“最近痛風又犯了。 可問題是, 我真的沒貪吃!前幾天我跟朋友週末熬夜看球賽, 沒想到痛風就犯了!”其實, 痛風不光是吃出來的毛病, 久病、勞累導致脾虛, 也會引起痛風發作。
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所致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血尿酸增高, 引發局部炎症反應並導致關節紅腫熱痛。
中醫理論認為, 痛風患者大多存在先天脾腎不足的問題。 腎主通調水道, 脾主運化飲食水穀, 腎氣不足則膀胱氣化不利, 脾氣不足則脾胃運化無力。 所以, 脾腎不足會使體內濕濁排泄減緩,
對痛風的中醫藥調理, 重在痛風間歇期。 臨床研究總結, 痛風患者按不同表現和體征大致可分為4個基本證候類型。
脾腎虛型。 典型表現包括疲乏、白天易汗出、口中乏味、口幹、頭暈沉如有布包裹、四肢和腰膝怕冷、夜尿多、頭面浮腫、舌體淡胖邊有齒痕。
陰虛型。 典型表現包括口幹、怕熱、煩躁易怒、大便偏幹、舌紅少苔或有裂紋。 這類患者可用黑芝麻60 克、桑葚60 克、大米30 克煮粥, 此藥粥有滋陰散熱、潤腸通便的效果;平時可用枸杞子10 克、菊花10 克、荷葉3 克、炒決明子6 克、玫瑰花3克, 泡水代茶飲, 能夠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有助降低血脂和血壓, 改善代謝異常。
濕熱型。 典型表現包括困倦、睡意綿綿、腿沉、大便黏滯不爽、皮膚濕疹、舌苔厚膩發黃。
血瘀型。 典型表現包括身體某固定部位刺痛、皮膚乾燥脫屑、口唇紫暗、舌質發紫有瘀斑、舌下靜脈紫脹。 可用鮮桃仁15 克, 搗汁去渣, 與粳米50 克同煮成粥, 具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之效;日常可用紅花6 克煎水代茶飲, 也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痛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調理方法。 同時, 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調整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這是健脾護腎、避免濕熱血瘀, 防止痛風反復發作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