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春困 春困怎麼辦?
春困是因為季節交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 每到春天, 不少人會覺得神倦力乏, 出現情緒不穩, 睡眠不深, 多夢易醒的狀況,
“春困”在中西醫理論上都能得到解釋。 按照中醫理論, 春困源於空氣的濕度增加, 引起身體“濕重”。 人的脾臟主身體“運化”, 春天潮氣大、氣壓低, 會削弱脾臟的功能, 使身體裡的濕氣無法排出, 因而讓人感到困乏。
專家指出, 辦公室人群是春困高發人群, 容易出現頭昏、口幹、嗜睡、頭頸部酸痛、眼睛發痛、極度疲勞等現象, 這和許多人長期不吃早飯, 午飯吃得過飽也有關係。 長期不吃早飯, 會造成大腦缺氧,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更容易昏昏欲睡;吃得過飽會加重腸胃負擔, 人同樣易犯困。
怎樣克服“春困”?
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 遵守春季養生原則, 做到起居勞作, 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萌生的特點, 使精神、情志、氣血亦如春天的自然陽氣, 舒展暢達, 生機勃發。
在起居方面:
宜早臥早起, 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 足夠的睡眠有助於消除疲勞。 還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新鮮流通。 春天若緊閉門窗, 則室內空氣不流通, 氧氣含量減少, 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多, 會助長“春困”的發生。
在鍛煉方面:
要做到清晨早起, 松解衣扣, 散披頭髮, 放鬆形體, 信步漫行。 同時選擇輕柔舒緩的活動項目, 如打太極拳、慢跑、做體操等, 以活動關節, 舒展肢體, 使郁滯宣通, 氣血疏利, 陽氣升發。 另外, 可出戶旅遊, 眺園林之春光,
在飲食方面: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春困”與人體蛋白質缺少、機體處於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 因此“春困”時調理飲食應注意三項原則: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適當增加魚類、雞蛋、牛奶、豆製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 以保證人體優質蛋白質的需要。 多食鹼性食物中和體內酸性產物, 消除疲勞。 蔬菜中含堿量較多, 而菠菜、薺菜、香椿、韭菜等都為春季佳蔬。 多食蔬菜和水果, 既能改善機體的偏酸環境, 又能使人體經常處於酸堿平衡狀態;對改善“春困”現象非常理想。
中醫上, 補脾燥濕的食物有羊肉、薏仁、豆類等。 還應該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適當增加魚類、雞蛋、牛奶、豆製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
有人還發現, 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嗜睡, 哈欠頻頻, 很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因此, 疾病引起的“春困”,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