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心理疏導可以預防自殺

近年來, 自殺的發生率已經不容忽視, 對於全世界來說, 這都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的人因絕望而自殺, 有的人因承受不了挫折而自殺, 還有的人受疾病折磨等等。 自殺的理由可以有很多, 但是我們的生命卻只有一次機會, 因此, 心理專家們呼籲大家要珍惜生命!

如上所述, 又時自殺不一定是絕望, 而是由於其他原因, 而長期失眠的人可能就是自殺傾向的人, 因此, 有心理專家認為, 如果人們更多關注家人的睡眠狀況, 可以減少自殺的人數。 而提高睡眠品質的方法有很多, 如容易失眠的人在午後, 就要儘量少喝茶水和咖啡。 睡前控制飲食和飲酒, 睡前入浴來放鬆心情, 調整臥室環境等。

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外, 有效的心理疏導也可以預防自殺:

一、積極面對生活, 學會珍惜自己

積極主動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總是有一份責任感, 會積極地主導事情的發生和發展,

會努力珍惜人生, 而消極被動的人總是在等待命運安排或他人相助, 處於困境時無法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

二、辯證看待缺乏, 感受知足常樂

每個人都擁有很多, 同時也缺乏很多, 要正確地看待自己的擁有和缺失, 感受知足常樂。 當自己缺乏很多時, 也要用一個樂觀的心態看待, 有些缺乏對我們具有保護作用, 有些缺乏會激發我們的鬥志。

三、合理調整認知, 學會管理情緒

穩定而良好的情緒狀態, 使人心情開朗、輕鬆安定、精力充沛, 對生活充滿自信;相反的, 如果一個人情緒波動不穩, 患得患失, 喜怒無常, 處在不良的情緒狀態中, 而自己又不會調節控制, 就會導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機, 甚至會做出有悖常理的事。

四、建立和諧人際關係, 健全支援系統

和諧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獲得安全感、滿足感, 提高自尊心, 增強力量感, 獲得友誼和幫助等。 我們在生活中要掌握人際交往技巧,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獲得充分的社會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勵感。

同時, 要處理好婚姻、親子等家庭關係, 保持良好的家庭支援系統, 提高心理危機的免疫力。

五、適度社會比較, 體驗自我幸福

社會比較是積極追求的動力, 但不恰當的比較會給自己增加很大的壓力, 甚至產生無能感。 要選擇恰當的物件或群體進行適度比較, 有些人可以進行人生的縱向比較, 更能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帶來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 不同文化、不同階層、不同個體對幸福的理解、定位都不同。

哪些行為有可能是自殺的前兆呢?

1.經常談到自殺(要殺死自己)。

2.總是談到或想到死亡。

3.對絕望、無助或無價值感發出議論。

4.經常說“我不在這裡就好了”或“我要離開”。

5.日漸嚴重的抑鬱(深度悲傷、興趣喪失、睡眠和飲食問題)。

6.突然的、出乎預料的由悲傷情緒轉為平和安詳, 甚至表現出愉快的樣子。

7.有“死的願望”, 並嘗試導致死亡的冒險行為。

8.對過去在乎的事情失去興趣。

9.拜訪或打電話與別人告別。

10.把事情安排停當、整理要丟掉的東西、更改遺囑。

11.專心考慮自殺的方法, 尋找付諸實施的有關資訊(如互聯網),

同時尋求獲得自殺的手段。 (參考網站:飛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