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治偏頭痛的3個偏方 有錢也買不到

養血祛風湯

【組成】當歸、川芎各30克, 細辛5克, 蔓荊子、辛夷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3次。

【功用】養血祛風。

【方解】方用當歸、川芎養血祛風,

重用取其強效為主藥、輔以細辛、蔓荊子、辛夷花治頭痛之專藥, 載藥上行, 以增強祛風止痛之功。 諸藥相配, 相得益彰, 故用之多效。

【主治】偏頭痛。

【加減】血虛生風頭痛加白芷10克, 生甘草5克, 鉤藤、潼蒺藜各15克, 地龍10克, 川牛膝15克;血虛風疹頭痛加雲苓15克, 生甘草5克, 鉤藤15克, 白芷、蟬蛻、白術、木香、防風、丹皮各10克, 白蒺藜15克;血虛挾濕頭痛加白芷、蒼術、荷頂、升麻、木香、蘇梗各10克, 生甘草5克, 中風之漸頭痛加白芷、炙甘草各10克, 棗仁20克, 鉤藤15克, 僵蠶、地龍、黃芪各10克, 白蒺藜、川牛膝各15克;瘀血頭痛加地龍10克, 川牛膝15克, 自然銅30克, 白芍10克, 棗仁15克, 莪術, 僵蠶各10克, 生甘草5克, 焦山楂30克。

【療效】臨床應用多例, 皆獲良效。

滋潛止痛湯

【組成】制首烏、女貞子、炒白芍各15克、杭菊花、石斛、苦丁茶、桑椹子各10克, 制龜板、制鱉甲、磁石、真珠母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3次。

【功用】滋陰潛陽。

【方解】頭痛有因六淫外襲、七情內傷及跌僕撞打之殊, 部位有巔頂、前後兩側局部與滿頭之別, 時間有晝夜早晚陰晴之異, 痛有銳痛、鈍痛、常痛、陣痛、輕痛、重痛之不同。

本證屬陰虛火旺者, 其症外無寒熱, 內無嘔吐, 寐則痛止, 寤則痛發。 乃肝腎陰虛, 相火過亢, 循少陽之脈上犯於頭所致。 故方用制首烏、女貞子、桑椹子大補肝腎;鱉甲、龜板、磁石、真珠母平肝鎮逆, 益陰潛陽;白芍、菊花、苦丁茶、石斛斂陰增液, 柔肝熄風, 組合成劑, 以治陰虛陽亢之偏頭痛, 效果頗佳。

【主治】頭痛偏在一側, 或左或右, 尤以額角及耳上髮際, 前起眉棱, 後至枕骨一帶最為顯著, 甚則牽引肩胛肘臂等處, 寐則痛止, 寤則痛發。 證屬陰虛陽亢。

【加減】頭痛偏右、兼挾氣虛, 可加黃芪、玉竹、北條參(南沙參)各15克, 甘草10克;偏左頭痛, 多挾血虛, 可加生地、阿膠、當歸各15克。

【療效】屢用屢驗, 一般連服15劑左右即獲顯效或痊癒。

祛瘀驅風湯

【組成】當歸尾、丹參、延胡索、鉤藤各15克、川芎、白芷、天麻、防風各10克、細辛、羌活各5克。

【用法】每日1劑, 水煎服, 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 驅風止痛。

【方解】偏頭痛, 痛有定處是屬瘀血之征, 疼痛部位在上, 以一側為甚, 乃高位之處, 惟風可到, 風邪侵襲, 以一側首先受邪之象,

故與風有關, 故方用丹參、歸尾、延胡索, 川芎活血祛瘀止痛;鉤藤、羌活、防風、天麻、白芷、細辛驅風止痛, 合而用之共奏祛瘀、驅風、止痛之功。 因藥切病機, 故效果較佳。

【主治】偏頭痛。

【加減】發熱者加薄荷5克, 白菊花10克;嘔吐者加吳茱萸、生薑各5克;舌苔厚膩者加藿香20克。

【療效】治療120例, 結果痊癒56例(頭痛消失, 追蹤2年無復發);顯效52例(頭痛基本消失, 但2年內有輕微的復發);有效12例(頭痛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 但2年內有明顯復發)。 總有效率達100%。 服藥最多者40劑, 最少為8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