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坐太久當心頸椎病找上門

現代都市, 從事“久坐”工作的人越來越多, 幾乎每天都在重複著同一種姿勢。 特別是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 很多人熱衷於上網、打遊戲、玩手機等, 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很容易造成肌肉勞損, 可加速頸椎的退變。

專家提醒, 如果感到頭疼、頭暈、頭皮發麻、手麻、肩痛, 甚至伴有噁心、心慌等症狀, 請警惕頸椎病, 早期的頸椎病症狀不是很明顯, 也可以自行恢復。 但許多年輕人意識不到頸椎病的侵襲, 一旦長期疼痛, 恢復起來就不容易了。

昆明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吳繼昆介紹,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行性病變,

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的生理曲線改變所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 作為一種退行性病變, 年齡增長是頸椎病的主要病因。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發病年齡已大大提前, 頸椎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目前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 肌肉僵持、疲勞引發頸椎疼痛。

嚴重可致下肢癱瘓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 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 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 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 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 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

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 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 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征。

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複雜。 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 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嚴重可導致吞咽障礙、視力障礙、頸心綜合征、高血壓病、胸部疼痛, 甚至下肢癱瘓和猝倒。

牽引治療應慎重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

藥物治療: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 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運動療法: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 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

牽引治療:在過去“牽引”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 對大多數的頸椎病都有療效。 但近年來發現, 不正確的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 相反牽引拉直了頸椎, 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 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特別是脊髓型頸椎病更應慎用, 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

按摩推拿:這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

理療:在頸椎病的治療中, 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 一般認為, 急性期可行離子透入、超聲波,

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後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 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溫熱敷: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 緩解肌肉痙攣, 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 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

此外, 嚴重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者, 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吳繼昆提醒: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頸項肩背疼痛、頭疼、頭暈、頭皮發麻、手麻、肩痛, 甚至伴有噁心、心慌等症狀的人, 或反復出現“落枕”現象, 最好還是先找骨科專科醫生診治。 不要輕易接受那些沒有經過專業醫學訓練的按摩師的治療, 若治療不當, 將會給頸椎埋下很大隱患。

對於初發的頸椎病, 可以做做理療, 調整工作、生活習慣就可以了。 而對於病程比較長的頸椎病,

按摩不當可能會導致軟組織的進一步損傷。 更為嚴重的是, 長期大力的按摩反復作用於頸椎的椎間盤、小關節及韌帶, 會破壞頸椎的穩定性, 加速椎間盤的退變突出, 使頸脊髓受到更為嚴重的壓迫, 加速頸椎病的發展。

小貼士

糾正這些不良姿勢

預防頸椎病, 首先要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在工作空閒時, 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 既可緩解疲勞, 又能使肌肉發達, 韌度增強, 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 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其次, 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 避免高枕睡眠, 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 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再次注意頸肩部保暖, 避免頭頸負重物, 避免過度疲勞, 坐車時不要打瞌睡;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

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勞動或走路時要避免挫傷, 避免急刹車時頭頸受傷, 避免跌倒。

此外, 要避免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避免受風寒;要經常活動, 比如打羽毛球和蛙泳, 對於頸椎病都是有較好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