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骶髂關節酸痛

骶髂關節酸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癥狀。 這種癥狀, 一般都是因為骶髂關節損傷所導致的, 在日常生活之中, 入股是有不良的站姿、坐姿或者是睡姿的話, 那么出現骶髂關節酸痛的癥狀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骶髂關節酸痛的臨床表現、病理機制及其與腰突癥的區別!

1、臨床表現

骶髂關節急性損傷的患者骨盆向健側傾斜, 脊柱側凸, 有保護性的“歪臀跛行”步態出現, 不能挺胸直腰。 由于軀干旋轉主要發生于胸段脊柱, 因而軀干的旋轉功能受影響較小;兩側的下肢可以出現不等長(長短腿), 和不對稱的內旋或外翻(陰陽腳);兩側的髂后上棘、髂后下棘等骨性標志可出現不對稱, 局部可有壓痛, 叩擊痛。 有時可以觸摸到條索狀物。 對于慢性損傷的患者, 其保護性的步態可能不明顯。 但上述體征仍可在體檢中被發現, 其慢性損傷的患者,

時常會有關節休息痛的主訴。

2、病理機制

當骨盆和骶骨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時, 二者的連結處――骶髂關節就承受了相當的壓力, 疼痛隨之而來。 原因可能是意外事故、突然的一個動作、不良站姿、坐姿、還有睡眠習慣。

女性發生骶髂疼痛的幾率是男性的8-10倍,

這主要是兩性的生理結構和荷爾蒙的差異造成的。 還有一點, 就是女性寬大的臀部在日常活動中亦增加了骶髂的不穩定因素。 可以說, 臀部越大, 骶髂關節的扭矩就越大。

3、與腰突癥的區別

骶髂關節痛的臀部痛大多有共同的自覺疼痛范圍,

即從髂后上棘向外約75px并且向頭尾方向擴散。 注意這個疼痛范圍便可與主要由腰椎病變引起的腰臀部痛相區別。 而且, 疼痛來源于關節腔外后部韌帶區的要比來源于關節腔內的多。

腰椎間盤突出癥與骶髂關節勞損的典型區別

骶髂關節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比, 沒有明顯放射性疼痛, 無感覺、肌力及反射的改變。

骶髂關節勞損的壓痛處在骶髂關節, 不在棘突旁。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疼痛癥狀在休息后可緩解, 骶髂關節勞損的疼痛癥狀在休息后無明顯緩解。